|
本帖最后由 zwy130422 于 2011-8-27 20:54 编辑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中秋到,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中秋节古称仲秋,又称月夕、八月节、八月会、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因为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所以从古到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这一天晚上,全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如亲人在异地,就同时望着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在我的记忆中团圆最深刻的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做月饼,我小时候月饼是不必买的,因为都是自己做月饼,每到中秋来临之际,大家都忙活起来了,提前和面、拌料,馅料也很简单,不外乎枣泥、豆沙、芝麻、五仁、白果几种,当时记得最喜欢的就是白果了,因为里面有青丝玫瑰,青丝是淡淡的清香味,玫瑰是丝丝的甜味,混合在一起好吃极了,做月饼的过程虽然也很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把和好的馅料包在面团中,然后就装在月饼模子里压实了,再倒出来,一个个月饼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可是对于我们小孩来说,要做一个合格的月饼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呢,开始不敢放料,做出来的月饼吃了好半天才吃到第一口料,再吃几口料就没有了,就像相声里描述的包子一样,等到了下一个,觉得有些经验了,放了好多的料,结果压完倒出来一看,料都挤出来了,这倒好,不用咬料就出来了,大家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笑声此起彼伏,为了方便看自己的成果,我们几个还为自己的月饼做上标记,画个月亮、太阳什么的,最后就等着吃月饼了,等做好的月饼端上来,大家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什么形状都有,鼓起来的、瘪进去的、说方不方说圆不圆的,真是千奇百怪,就大人们做的是中规中矩的,不过我们还是先吃自己做的,咬上一口,不管有馅没馅馅多馅少,都会叫上一声好,然后几个人再换着吃,每个人都吃的是啧啧有声。这时,奶奶就会一边慢慢品尝月饼,一边给我们讲中秋的来历,讲中秋的神话故事,听到入神时,我们都会忘了吃手中的月饼,一心想着月亮里的嫦娥,抬起头看看圆圆的月亮,仿佛真的能看见那嫦娥在俯首看着我们,怀里还抱着可爱的玉兔,直到奶奶几声亲切的呼唤,才又开始了月饼大餐,吃完月饼,茶水也是少不了的,要不然胃口里一下子进了这么多的甜食,怎么能受得了呢!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月饼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最受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但是却始终无法让我找回当初月饼所带给我的那份甜蜜与幸福,也许这就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牺牲吧。但是同时,我也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必定封存着那份甜蜜与幸福,相比起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我真算是幸运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