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偏激的美容—吃砒霜可以美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8 09: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鱼卷 于 2011-4-28 14:16 编辑



女性对于美白的热衷从古至今都没有减退丁点温度。而不可置否的则是女人肤色白的确很重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古人早就给女人的肤色下了定位。而到了今天,美白并未因时间改变而退减,而是演变成为更多样化的方式。不难看出,美白对于现代人仍是主流。

但是对于白的界别又是如何的呢?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也就是说,肌肤颜色如白雪般既是极致。可又有多少人的肌肤生来就如此呢。欧洲中世纪的时候很多西方人的审美观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开始偏激。18世纪时,流行大裙撑紧身衣,为了美,节食挨冻,就得肺炎,肺结核。




那个时候欧洲人的平均寿命35岁。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欧洲中世纪妇女身着洛可可风格的蓬蓬裙,腰身则让人啧啧称奇。电影中常常出现女人们在穿外裙的时候腰身裹着紧紧的塑腰,而她们身后总要有个人帮忙用力拉扯塑腰的绳子,以突出纤细的腰肢。这个塑腰现在了看来到和现代塑身内衣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在技术还不完善的过去,这种老式的紧身衣除了让身体不舒适之外还会因长期压迫导致身体疾病。

此外在当时的欧洲,很多宫廷贵族女性会使用诸如白垩、含铅化合物甚至含砷的砒霜来美白肌肤,因为白皙的肌肤明显区别于风吹日晒雨淋的贫苦劳动女性,也渐成地位与权力的象征。在西方国家的女人可谓是肤色很白了,可她们却为追求极致而偏激的使用砒霜美白,而据野史记载,当时的女性不是追求传统的白而是一种苍白。




众所周知,砒霜是一种毒药,而当时的人们则无视主流的科学。此种情况下当然会有很多人因过量服用砒霜导致死亡。但这并不会阻碍其它更多人盲目追风。在当时混乱社会畸形的审美下,人们平均的寿命只有30岁左右。这无疑是悲哀的。除此之外,很多人在化妆上也着实下足了功夫。怎么个画法呢,先把脸涂白,然后再在脸上画些淡淡的血管,因为只有皮肤白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看出血管来。

此类畸形的审美直到1923年,法国时尚鼻祖夏奈尔在一艘游艇上亮出了一身晒黑的皮肤。自此,西方女性才从畸形美白的观念中走了出来,并开始接受健康肤色。

当然,正确的美白还是想当重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家研究发现,们的第一印象是在首次见面的100毫秒内形成的。作为脸部重要元素的肤色无疑在这一眨眼的功夫里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润白的肌肤会给人留下干净清爽的印象。

对于科技蓬勃的今天,快速安全的美白方法则不再成为难题,而方式也不仅限于一两种,而有更多的选择性。其中美白针剂则是大众最为追捧的。现时的医学美容科技愈来愈先进,效果亦愈见显著,就如透明质酸注射一般用作填充剂,可填平皱纹及虎纹,但最新的一种注射方式,直接为肌肤补充水分,尤如将保湿面膜长期置于真皮层内,达到保湿、收毛孔、增生骨胶原及嫩白功效。

试想,在经过悠悠岁月转载后,美白这一话题仍会成为女性朋友最为亲睐的,主流不会改变,而增进的则是对于,美白的方式方法。我想,那个时候的人们会有更为便捷有效的美白秘方吧。这或许就是社会另一层进步的体现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