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1 23:45:09
|
只看该作者
九芝堂阿胶入药始于汉代或更早。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此胶为"煮牛皮作之"。宋元两代的阿胶既有牛皮胶,又有驴皮胶,还混有少部分杂皮熬制的次品胶。直到明代,李时珍将牛皮胶从阿胶中分出,以黄明胶之名另述。据此,后世遂将驴皮胶称为阿胶,牛皮胶称为黄明胶,猪皮胶称为新阿胶。阿胶和黄明胶的功效相似,可以互相代用。
九芝堂阿胶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驴皮漂洗浸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煎(或加适量黄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用时搞成碎块。或先将蛤粉置锅内加热,至轻松时放入切好的骰形小块阿胶,炒至鼓起成圆珠形,呈黄白色,立即取出,筛去蛤粉,放凉,即为阿胶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