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5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李红彪指出专利仍是中国“去山寨化”的最大软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9 20:5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红彪说不可否认,这几年中国在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依旧存在着不重视创新和漠视知识产权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于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对于企业、产业,甚至国家层面的作用认识不清所致。
  首先李红彪从企业层面来分析,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对于科技公司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业内知名的“微笑曲线”表明科技公司要想实现高盈利,可在研发端和营销端发力。
  提及以专利积累为主的研发端,李红彪据一项《华为、三星与苹果专利数与经济产出的回归》的分析指出,苹果公司的经济产出主要受专利数影响,而专利数又主要来自于大量的研发投入,即研发投入推动了苹果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广告费用的投入获取知名度,增加收益。与苹果类似,对于国产品牌华为公司而言,它的销售收入与专利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李红彪说随着申请专利数的增加,产品年销售收入也随之增加,说明专利保护促进了华为公司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说明公司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取得了相应的经济回报。所以,研发投入是华为企业创新的保障,也是经济增长的保障。李红彪强调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对于研发端(对应知识产权战略),主要产出是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背后其承载的是公司内部工程师/设计师等的智力成果,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需要李红彪说明的是,作为通过创新专利获得经济回报的苹果、华为等除了创新之外,在尊重别人专利上也体现出了高于其他企业的一面。例如苹果在通过创新专利获取经济回报的同时,也是华为专利授权的厂商之一,而近日华为也与爱立信续签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另外,从营销端(对应市场营销战略)看,主要产出就是品牌(如苹果、三星、华为等产品的名称、包装、装潢等),其承载的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是吸引顾客的法宝,也因此往往成为不法商家假冒的对象。例如上述CES中某厂商对于苹果Apple Watch的假冒(不仅是产品还有产品包装等)。针对于此,科技公司要想其产品获得市场认可,需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自主创新,苦练内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避免抄袭、搭便车等行为只能导致公司盲目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
  其次,李红彪说从产业层面看,知识产权已成为促进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但恶意侵权行为和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种阻碍我国设计产业创新发展的行为,李红彪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目前其已步入红海,同质化、价格战严重,市场竞争激烈。李红彪说而苹果、华为、三星等之所以在这个行业中立足三甲,靠的就是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发明专利的技术实现),不断提升设计的整体价值(外观设计专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2#
发表于 2016-1-21 07:48:3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21 16:05:42 | 只看该作者
不回不行了,因为楼猪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24 07:12:2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辛苦楼主发这么有意义的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