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灵魂可以赋予一个并不出挑的身躯以美感,而旗袍正能展现这种美感,特别是无可取代的上海之美--东方神韵。 小编一直觉得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穿着旗袍的样子好美,摇摆的背影,伴着“哒哒哒”的鞋跟声,越来越远……旗袍果然是个把东方女人的美感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东西,有着独特的味道,神秘的面纱,忧郁的气质。她完美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态度,她的忧郁,压力下的愁思,寻找幸福时的彷徨。还有丝滑的面料,完美勾勒了女人无限的魅力。 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代表的旗袍,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
性情与气质。 作为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而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上世纪二十世纪初叶,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 经过时代变迁,旗袍开始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盛行,所以现代旗袍的发源地是上海。由于上海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所以改良后的旗袍也彻底摆脱了旧时模样,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是当时女性的代表服装。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在符合中国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因制作上省工省料,着装又很方便的优点,从而显出蓬勃的生命力。穿着旗袍的女性,从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完全是曲线巧妙结合出的整体。 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菜贩身着旗袍脚趿拖鞋的模样,这是对美的糟塌,我们同样也不能接受一个身着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旗袍反应了那个时代的上海女人,而上海女人也用身体诠释了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旗袍是海派文化的表达,它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 时代在变,历史舞台上的故事却总有很多雷同。韩束主张的新菁英女性,便是新时代海派生活的体现:自强、独立、干练。以“释放你的美”为口号,努力发光发热,活出自己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