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9日13:31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2010028封面
回望三峡
实践正在检验着三峡。7月20日,三峡水库迎来了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洪峰。这是工程竣工以来,所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而与此同时,重庆、四川等地遭遇洪水围城,长江、江汉中下游持续较高水位,武汉再次面临防汛压力,湖北7万人上堤查险。
当历史的洪水冲击着三峡大坝,不仅检验了其抗洪的能力,更检验了它在整个长江中的角色。在上游,重庆洪水围城,当地人总把这里的水进人退与远处的三峡大坝联系在一起。
在下游,荆州大堤安然渡险,与1998年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都说,“有三峡大坝,我们一点也不担心。”
在汛期,大坝面对蓄与泄的争议;在旱期,大坝更面对高水位和低水位的压力。
来自外界的声音,不断检验着三峡大坝到底是不是可防“万年一遇”。来自三峡集团的员工面对检验却说,“我们特别感谢反对的声音。”
这座大坝从来都不缺少反对的声音。80年代广泛公开的大论证,让三峡大坝成为建国以来最为透明的世纪工程。
2008年,三峡大坝建成,水利部再次掀起了一次针对三峡的内部大检验,对三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再论证。与会者希望,三峡工程以实践来回答当年大讨论中的一些质疑。
而对于这个世纪工程的检验,还远未停歇,三峡的话题将长久的存在。
焦点中的三峡
历史的洪水平静地淌过三峡大坝,万众瞩目之后,三峡的调度配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报记者/刘子倩(发自宜昌、荆州、武汉)
赵云发的电话最近热得烫手。全世界投向三峡的目光,刹那间都投射在他身上。他是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的副总工程师,关于三峡调度的权威发言人。
同样的问题,他要在不同场合解释若干遍。比如,在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问题上,他每天都要给面前或者电话里的记者们不断“扫盲”。
这一切均缘于他身后的三峡大坝。7月19日,三峡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抵达宜昌。这座大坝的防洪能力被洪水推到了时代的高处。从上游翻腾而下的滚滚洪水,如何被三峡大坝高高托起,轻轻放下,成为万众视线的焦点。
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大坝的防洪能力已经有过广泛的关注。
有人摘出了从2003年至2010年的四条新闻,标题分别为: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万千百”——这就是赵云发不停地重复回答的问题。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过程中,他多次被电话打断,赵捂住手机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那我就在电话里一起解释了。”
按照三峡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是:千年设防,万年校核。能抵御1998年那样的百年一遇洪水,当洪水到来时能够拦蓄住洪水,而不用启用下游的分洪区分洪;大坝设计行洪能力是千年一遇,特大洪水到来时在下游荆江分洪区配合下确保武汉及下游平原不被淹;当万年一遇罕见大洪水到来时,确保三峡不溃坝。
而此时洪水已过万重山,在举国上下的关注下,经过了荆州、经过了武汉。
“事实检验了三峡。”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面对媒体不由地舒了口气。
高高托起,轻轻放下
按照三峡的建设要求,首先是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起到防洪作用,其次才是在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效益。
然而,自2003年6月,三峡下闸蓄水至今,并未接受过洪水的考验,直至今年7月11日,三峡大坝迎来入汛以来首次洪峰,最大流量达每秒38500立方米。
好不好化妆水静脉曲张袜哪个牌子好日霜淘宝网文胸口碑什么牌子的BB霜好用祛斑什么彩妆组合好
7月15日,大坝泄洪量加大到32000立方米/秒,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蔡其华对此解释是,加大下泄流量是为了腾出库容,以拦蓄未来几日将形成的长江上游新一轮洪水。
7月19日,一场大雨如期而至。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由34000立方米/秒逐步加大至40000立方米/秒,之后按40000立方米/秒泄洪。
当晚6点25分,三峡泄洪首次突破40000立方米/秒,而此时,三峡入库流量则首次超过了70000立方米/秒。
12小时后,洪峰顺利通过荆州沙市,水位为42.06米。按照防洪要求,三峡大坝须确保荆江大堤安全,而此次沙市水位比警戒水位低了0.94米,对于荆江意义非凡。
赵云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三峡大坝每秒7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量级计算,只能算是15年一遇量级,三峡水库水位为155米,已用去56.5亿库容,假设千年一遇洪水来袭时,按坝前水位171米计算,还有165亿立方米库容可用,而三峡的防洪总库容为221亿立方米。
针对公众对三峡泄洪量过大的质疑,赵云发解释说,三峡一年的平均流量大概是14100立方米/秒,而三峡发电所需的流量为25000立方米/秒,所以在泄洪量决策过程中会平衡上下游关系,考虑下游防汛情况,由长江防总具体计算出最科学的泄洪流量。“7万的流量,经三峡之后变为4万,另3万被拦在库区,所以说这不是单纯的泄洪,而是拦蓄,否则7万立方米全部下去,荆江大堤压力就会增大。”赵云发说,此次三峡的调蓄作用显而易见。
事实上,三峡集团希望通过此次调蓄的机会展示三峡的防洪能力。而对于按照抵御千年一遇洪水而设计的三峡来说,“从容应考”不足为奇。三峡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坦言,从没有一家国企像三峡集团一样,面临如此紧张的舆论环境,从大旱到洪水,对于三峡的争议从未停止。“我们特别感谢反对的声音,使我们的决策更加谨慎,多方听取不同意见。”
荆州不怕干戈动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而此次三峡拦蓄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处于148公里之外的荆江。
按照三峡防洪要求,通过三峡水库调蓄,荆州大坝的防洪标准从10~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当遇千年洪水,配合荆江分洪区等工程的运用,可防止荆江河段溃坝,减轻中下游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
荆江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全长337公里,因流经古荆州而得名。早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荆州的地位即已凸显。1738年,荆州就成立了专门管理治水的同知衙门。荆江“九曲回肠”,洪灾在当地是“家常便饭”,抢险保堤已是历史传统。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2到3年发生一次。其中,1931年,荆江大堤溃口22处,人畜淹毙无数;1935年,荆江再次大规模溃堤,死亡人数达三分之二,灾民百余万。
荆州长江河道管理局防洪科科长张根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荆州所在江汉平原属于冲积平原,不少堤防建在古河床上,经过数百年来泥沙淤积,如今河面高度已超过市区。“市区高度为34米,当沙市达到警戒水位45米时,就形成了11米的水头差。”
在荆江大堤的保护区内,有1500多万人口,2000多万亩耕地,如发生不测,还会危及武汉。然而,脆弱的地层决定了荆州并不能像开封一样,不断地加高堤坝以阻挡洪水,三峡工程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这一难局。
荆州市水利局原局长易光曙曾经粗略地测算过,沙市每秒通过1万立方米的洪水时,保守估计水位涨80厘米,若下游底水高,还可能涨到90厘米。若不是三峡拦蓄了3万立方米,沙市水位将达45.4米左右,超过1998年的45.22米。“这次洪水,三峡功不可没,1998年时若有三峡就不会损失那么大了。”已经74岁的易光曙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