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29 11:52:28 来源: 网易探索 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在经历128天、航行12900公里之后,一艘用上万个废弃的塑料瓶子搭建成的帆船完成了横渡大西洋计划,通过这次航行船员们表示,太平洋上的垃圾比几十年前增加了更多,漂浮的塑料无处不在。
罗斯柴尔德驾驶着“回收瓶帆船”帕拉斯提基号抵达悉尼港
网易探索7月29日报道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环保人士大卫·德·罗斯柴尔德(David de Rothschild)驾驶着他的回收瓶帆船帕拉斯提基号(Plastiki)于昨日抵达悉尼港。在经历了不同寻常的128天,航行了12900公里之后,帕拉斯提基号的横跨太平洋之旅终于划上了句号。
这艘双体船是用重新加工过的回收塑料搭建而成的,其主要材料是12500个空PET水瓶。虽然这个史无前例的帆船设计毫无疑问是用来航海的,但设计者的初衷却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如何更灵活的变废为宝,将生活中日常垃圾打造成为实用且颇具价值的物品。远征队的领袖兼生态探险组织(Adventure Ecology)的创始人、帆船主人德·罗斯柴尔德在3月20日帕拉斯提基号正式下水的前几天表示,塑料并非是人类的死敌,主要是人类的处理和重复使用的方式不当。
从旧金山出发以后,帕拉斯提基的船员在海上度过了四个多月的艰苦却令人愉快的跋涉,总行程超过了14000多公里,中途还在太平洋上的污染热点地区稍作停留,最后于7月26日抵达悉尼港。来自世界各地的虚拟冒险家们通过Twitter、YouTube、Facebook、Flickr和博客加入到远征队中,这一切都被记录在四个月的航海日志中。
在悉尼进港以后,帕拉斯提基号的船长英国海员乔·罗伊尔兴奋异常,她表胶原蛋白粉排行榜红血丝纤体霜推荐祛痘保湿乳液排行榜推荐什么指甲养护产品好用红血丝什么敏感肌肤适用产品好示说,希望这段旅程能证明对塑料制品使用方式的反思可以开启一个全新的环保时代,罗伊尔同时还表示,她希望这次远航能向世人凸显海洋的重要性。“很多人与海洋关系冷漠,事实上,不管我们住在旧金山还是爱达荷,我们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喝进的每一滴水,都与海洋密切相关,但可惜的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罗伊尔说。“我一直认为现代海洋冒险的重要性堪比发现新大陆,因为通过这样的冒险我们可以同海洋世界建立联系,然后再据此联系与他人交流。”
无处不在的塑料
帕拉斯提基号i帆船远航的一个主要目的地是有着“东太平洋垃圾场”之称的海域,该海域是一片废弃和降解塑料的漩涡区,面积相当于德克萨斯州的两倍,横亘在加州和夏威夷之间的偏远海域。
这片海上垃圾场集中体现了塑料废弃问题的严重性,而打造帕拉斯提基号帆船的初衷也正是在此。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塑料有2.6亿吨,其中的10%在最后都被丢到了海洋中。所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对处于海洋食物链最底层的微小有机体会产生一种未知的负面效应,而吞食漂浮的塑料垃圾导致无数海鸟、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龟的死亡则是摆在人们眼前活生生的惨剧。
德·罗斯柴尔德同时也是一名国家地理新生代探险家,他将自己的帆船取名为帕拉斯提基是为了向一位早期航海传奇人物托尔·海尔达尔致敬。1947年,为了检验自己关于古人类迁徙的理论,海尔达尔驾驶着一艘波利尼西亚木筏的复制品康提基号(Kon-Tiki),从南美出发艰难跋涉到了波利尼西亚。
在抵达澳洲以前,帕拉斯提基曾在西萨摩亚的基里巴斯以及新喀里多尼亚进港补给。船员们报告说,太平洋上的人类废弃物比海尔达尔在几十年前看到的要多得多,漂浮的塑料无处不在,甚至在一些异常偏远的海域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而且海洋中生命活动的迹象并不多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