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回收站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达人馆 潮流速递 迎接福文化形象诞生,传统文化才是主流文化 ...
查看: 449|回复: 0
go

迎接福文化形象诞生,传统文化才是主流文化 [!copy_link!]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 20: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报告大家一个喜讯!由福临门举办的福文化形象征集大赛即将火热开赛啦!让我们期而待之吧!!!这应该是全体中国人的喜讯!!因为他代表了福文化的强势回归!!更代表了传统文化复苏向前的一大步!!
       提到福文化、传统文化我不禁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我国目前的文化现状……
       非主流的装备——“火星文” “45°俯拍” “夸张的烟熏妆”
       2005年末,“非主流”逐渐在80后、90后的圈子中火爆起来,并凭借网络大肆传播。在文化源头上,这种审美现象与欧美哥特摇滚文化与日韩潮流文化密不可分。1980年代,随着英国朋克浪潮的结束,哥特逐渐兴起。这种阴沉孤僻的审美作为一代人的记号保留下来。而直接影响本国“非主流”文化的,是经过日韩文化的一次转手的朋克“多元体”。而从心理层面来讲,这是年轻人对传统审美的一种反叛。80后一代独生子女面对心灵的孤独展现出无比的惶恐。他们在精神上缺乏引导,心灵上缺乏同伴。哥特这种阴郁而孤僻的文化内核逐渐在他们心中催生。

       这股崇尚灰暗的风潮从大中型城市扫向乡村。而在“非主流”的策源地日本与韩国,这股风潮早已偃旗息鼓。在中国的大城市中,“非主流”也早就过时。这种极端的,异于普通文化的表达方式很快没落,逐渐退出年青一代的视野。在很多当年曾经痴迷“非主流”文化的80、90后看来,那只是一次与青春有关的集体叛逆。

韩国端午节与日本幼儿园
       与稍纵即逝的“非主流”文化不同,传统文化总是有着异常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亚洲潮流文化的引领者的日本与韩国,他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方面就比我们优秀得多。
       几年前,一则韩国与中国争夺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在中国舆论界闹得不可开交。中国媒体也常常借此揶揄韩国,把韩国看成是“一切好东西都要抢过来”的典范。而我们看不到的一面是,韩国确实在保留传统文化上比中国更胜一筹。试问国人在端午之际能够联想起什么呢?
粽子。
肉馅与豆沙、红枣馅的粽子。——我们甚至还为哪一种粽子更正宗而争论不休。

       而在另一个近邻日本,那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熟知一切传统节日,并且要为每个节日认真准备活动。女孩节、男孩节、纳凉节……除此之外,中国的正月初七七草节、二月的节分、七七的乞巧节也都要过上一遍。或许在中国我们已经早就忘记了这些传统节日的含义。但是这些本应扎根于炎黄子孙血脉的日子却在东海扶桑岛上开花结果。
中国福 福天下
       如果说潮流文化使全球用统一的步调向前迈进,传统文化则更以其多样性与丰富性承载着人类文明与历史的精华。


       400年前,康熙帝为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写下了一个“福”字。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福”。这个福字中便蕴含了“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寓意。在历史长河中,“福”逐渐从单一的文字演变为人们对于生活理想的最大化满足与追求。
       在现代,伴随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如今“福文化”的概念早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过去的“福”往往指“福气”“福运”,而现在的“福”则更多地代表“幸福”。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福”都人们的一种渴求。
就连央视也在策划这样一次访问,记者们随机挑选采访对象,问题只有一句话——“你幸福吗?”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已经深深地埋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目中。一个“福”字,往往能够道尽人生的种种幸福与理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4-30 20:12 , Processed in 0.0252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