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北京城区合并的文化脉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4 10: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13:52  三联生活周刊



  北京城区合并的文化脉络

  6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撤销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东城区;撤销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西城区。合并前“东西文武”四大城区,勾勒出明清北京城“凸”形城廓,与老北京旧城的核心地带“重合”。而依据古都中轴线,南北打通后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发展上疏通了经脉。南城一直引以为傲却有些孤芳自赏的文化遗存,也有了发展的另外一种可能……

  主笔◎吴琪   实习记者◎林楠

  “宣南文化”的标题会不会没了?

  白天没有演出,戏楼子里的光线有些昏暗。两层的戏楼底层面阔五间,进深七间,后带扮戏房五间,湖广会馆戏楼是中国最古老的室内剧场之一、世界十大木结构剧场建筑之一。近900平方米,有着54平方米的舞台面积。戏楼是木结构井字台的设计,宫灯高悬,雕花围栏井。演员不用任何扩音设备,全靠一副好嗓子,声音能够清晰到达戏楼每个角落。大厅屋顶的两条九架大梁在民间建筑中极为罕见,跨度达到11.36米。在清代题材电视剧《雍正王朝》、《五月槐花香》中出现的场景,一般人花上10元钱,就能进到戏楼和博物馆参观。位于北京南城的湖广会馆在清道光年间全面改建,1996年大力修复后重开,修旧如旧的老宅子仍旧散发着1830年的气息。

  在原宣武区两广路与虎坊路交叉路口,当你进入古色古香的湖广会馆,会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老会馆仍然有呼吸,西部改成了饭庄,桌椅在小阁和爬山廊铺展,戏楼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两三场演出。每个周六上午,原北京京剧院的李世英从1996年发起的对国内老票友的赓扬集票房,请些京剧角儿过来做示范,老先生们若兴致高能唱到中午12点多。票价只有10块20块钱,年轻人和小孩儿没地方了就站在那里看。老宣武的历史停留在了湖广会馆里,本刊记者是周三上午10点过去,会馆门口的停车场已经满位。

  “西城区与宣武区这么一合并,北京南城不少人开始担心宣南文化的去处,宣武的名称如果从区域中消失了,宣南文化会不会没有了依托?”新西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洋与本刊记者说起这个话题,提起他看到网民表达对宣南文化的留恋。“事实上,两区合并覆盖了老北京绝大多数历史文化遗存,北部的皇都文化与南边的市井文化,可以在一个总体框架下,发展得更好。”

  许伟则告诉记者,设立新的西城区和东城区,在地理上打通了老北京南北的文化脉络。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区域规划,将原属于内城的老城区分为了东城区和西城区,南城被分为宣武区和崇文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世仁说,清初实行满汉分居,规定内城中只准住旗人,因此明清会馆几乎全在外城。又因中原和南方各省人员进京,最后都要经过涿州,然后向北过卢沟桥,进广安门,绝大多数人便就近停居宣南,形成了丰富的宣南文化,也是原宣武区最大的特色。

  “宣南”是个地理概念,明时指今天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以南,东至潘家河沿,西至淘宝网10大减肥产品bb霜opi指甲油护肤仓库出租去皱化妆水哪种好排行榜什么牌子的保健补品好教子胡同一带的“宣南坊”,清时逐渐把宣武门以南的地区都叫做“宣南”。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史研究会理事赵珩向本刊记者说起宣南文化,趣味十足:“像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他们这些人都是宣南文化的主将,他们为什么在宣南活动,比如陶然亭就在这块儿? 因为北京那时候故宫你不能去玩儿吧,北海不能去玩儿吧,只有陶然亭那周围可以去玩,有点湖啊水啊亭台楼阁啊。这些文人雅集得吃饭休息游乐,它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商业,为文人服务的,比方说琉璃厂,或者书肆业、文具、南纸业,这南纸涵盖的就是笔墨纸砚。文玩业,这些人还得玩儿啊,买点古玩字画啊。那么它整个的一个氛围形成了一个宣南文化。”

  老北京人都知道过去说北京城布局是“东富西贵,南贫北贱”,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光器告诉本刊记者,“南贫”是指是因为清朝建外城,平民老百姓只能住在南边。“北贱”主要指西城区北部的什刹海地区,元朝时候是漕运码头,人们水路进京的地方,也是老百姓活动多的地方。

  原西城区与宣武区,是北京文化积淀非常丰富的历史城区。宣武有悠久的北京建城和建都历史,北京建城于公元前1045年,从金中都算起建都则已有850多年的历史。据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考证,就在宣武区广安门内外一带。老西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赵珩看来,纯粹的宣南文化到了清道光以后,随着内城的开放和清朝科举制度的消失,就基本上没有了。

  但是荣宝斋的木板水印,张一元的制茶技艺,抖空竹这些技艺留了下来。还有小吃,比如南来顺,爆肚冯,奶酪魏,羊头马这些东西,还有清乾隆年间的小肠陈,全都在宣南。董光器向我们提到,老宣武区的斜街很有名,大栅栏、天桥等很多宣南文化都与斜街发生关系。那是因为元大都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往东北迁移,而金中都形成的衙门商业等布局不可能一下子废止,所以就出现了连接金中都和元大都路线的斜街,用胡同来串起两个朝代的痕迹。

  1995年宣武区在一批文史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宣南文化的概念,包括士人文化,民俗文化,会馆文化,戏曲文化,民族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故居文化等。本刊记者参观宣南文化博物馆,仍能清晰看见宣南文化对南城的影响。赵珩说,传统的宣南文化过去已经有100多年了,但是人们还留有宣南文化这个词,宣武门早没有了,宣武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现在没有了,可是宣南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和它的区域特征,还会长时间延续保留在人们头脑中。

  北京的区划历史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在规划专家董光器看来是个很好的思路。因为过去四个区面积都不大,用地局限,一些想法很难实现,合并后能优势互补,统筹规划。旧城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西城和宣武合并后,西半部形成整体。比如原来西城的金融街,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没地了,不好发展。西城区的经济要增长,也不可能光靠一条金融街来支持,所以他们建立德外园区,做成高新技术产业区。宣武区的广安产业园还有用地,合并后可以互通有无,在高新科技、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方面统一安排,避免重复建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