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js3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核辐射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1:14 | 只看该作者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1:32 | 只看该作者
(c)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1:5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看到核爆炸闪光后,应立即背向爆心卧倒。之后用淋浴消除放射性物质。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2:12 | 只看该作者
核辐射效应
  核爆炸头10几秒内放出的中子和γ射线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它物体的
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由于中子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又称贯穿辐射效应。早期核辐射主要由弹体内核反应产生,或从裂变产物中释放,或由中子与空气作用产生。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即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射线的能量),其单位为戈[瑞],指每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一焦[耳]射线能量的吸收剂量。早期核辐射可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造成辐射损伤,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件。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瞬发γ射线可引起核电磁脉冲、内电磁脉冲和系统电磁脉冲;中子还会使某些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γ射线会使摄影胶片感光和光学玻璃变暗等效应。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即使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事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早期核辐射穿过物体时期强度将被削弱,可用一定厚度的物质来防护,工事和重型兵器本身对早期核辐射效应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2:31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2:47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3:04 | 只看该作者
1. 宇宙射线;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6:25 | 只看该作者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7:03 | 只看该作者
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7:21 | 只看该作者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2:17:21 | 只看该作者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