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aobao88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灾害

[复制链接]
56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7:34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风就是上帝抛沙的那只手。
56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7:50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00多万年以后,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56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8:06 | 只看该作者
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8:22 | 只看该作者
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8:40 | 只看该作者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56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8:56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
56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9:12 | 只看该作者
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
56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9:28 | 只看该作者
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56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09:48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
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10:04 | 只看该作者
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6:10:04 | 只看该作者
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