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aobao88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灾害

[复制链接]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4:08 | 只看该作者
2、重建安全饮水系统。   由于引水系统的破坏对人群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首先恢复并保障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4:33 | 只看该作者
3、大力开展卫生运动。   改善灾后临时住地的卫生条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当居民基本上脱离险境,到达安全地点后,就应组织居民不断地改善住地的卫生条件,消除垃圾污物,定期喷洒杀虫剂以降低蚊、蝇密度,必要时进行灭鼠工作。   在灾害过后开始重建时,也应在迁回原来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卫生条件。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4:56 | 只看该作者
 4、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   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条件下,不可能将吸血昆虫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因此,预防虫媒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虫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保护人群少受蚊虫等吸血昆虫的叮咬。如利用具有天然驱虫效果的植物熏杀和驱除蚊虫,并应尽可能地向灾区调入蚊帐和驱蚊剂等物资。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5:18 | 只看该作者
5、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   在重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人口居住拥挤,人畜混杂等现象往往难于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因此,发现病人,及时正确的隔离与处理是降低传染病的基本手段。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5:3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些疾病,人类是唯一的传染源,如肝炎,疟疾等。因此,在灾区居民中应特别注意及时发现这类病人,并将其转送到具有隔离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   另外,还有许多疾病不仅可发生在人类身上,动物也会成为这些疾病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应注意对灾区的猪、牛、马、犬等家畜和家养动物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病及乙型脑炎感染情况,并对成为传染源的动物及时进行处理。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5:58 | 只看该作者
6、对外流的人群进行检诊。   火灾发生后,会有大量的人群以从事劳务活动或探亲访友等形式离开灾区。因此,在灾区周围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应特别加强对来自灾区的人口进行检诊,以便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征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区,还应对这些外来人口进行免疫预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6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6:20 | 只看该作者
6、对外流的人群进行检诊。   火灾发生后,会有大量的人群以从事劳务活动或探亲访友等形式离开灾区。因此,在灾区周围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应特别加强对来自灾区的人口进行检诊,以便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征兆。在一些地方性疾病的地区,还应对这些外来人口进行免疫预防,以避免某些地方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6:36 | 只看该作者
1、对回乡人群进行检诊与免疫。   在这个阶段,流出灾区的人口开始陆续回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转到防止在回乡人群中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6:52 | 只看该作者
外出从事劳务工作的人员,可能进入一些地方病疫区,并在那里发生感染,有可能将疾病或疾病的宿主与媒介带回到自己的家乡。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7:08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应在回乡人员中加强检诊,了解他们曾经到达过哪些地方病疫区(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虫病等),并针对这些可能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患者应立即医治。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57:08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应在回乡人员中加强检诊,了解他们曾经到达过哪些地方病疫区(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虫病等),并针对这些可能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患者应立即医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