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3-27 01:02:37
|
只看该作者
过分在意座位余温的人接受能力差
有些人坐在别人刚刚坐过、尚有余温的座位会很不自在,一些人甚至会站起来,等座位凉了再坐。周林认为,多数人都不愿意用别人用过的东西,座位上的余温传达给人座位被别人占优过的信息,因此会让人不自在,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人会站起来的情况,说明这些人比较敏感,心理健康程度不佳。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缓冲区,以减少外界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敏感的人心理缓冲较小。这些人在生活中一般很难接纳自己,同时也很难接受别人。因此,对于余温这种他人身体留下的信息会十分敏感。
对手机大声讲话的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在乘车时常会看到有些人很大声地对着手机讲话;一些人坐下后把腿伸得很长,还有一些人把包放在旁边的位子占座。周林说,从心理学上看,这些人的行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一般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关心别人的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就习惯了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因此不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这些人不仅在公交上不受人欢迎,他们在生活中也不常去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通常这些人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不太好。
安全感决定选位顺序
心理学家们认为图示中乘火车的选位顺序,是人们最常见的选座位顺序。在面对面的两排空座位前,第一个人通常会选择靠窗并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位置1;第二个人则选择与第一个人对角的2,也就是离他最远的座位,这就是保持安全距离原则,即不对面原则;第三个人则选择与前两个人不对面并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位置3,这样可以更舒服,腿也能伸开,而且还能避免面对面产生的对抗感;第四个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通常只能选择与第一个人相对而坐;剩下的两个位置,外侧的、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5通常会先被选走;最后一个人只能坐在另一侧中间的6。
为何会如此?
心理专家认为,第一个人选择的位子是让人觉得最安全舒适的。与行车方向相同的靠窗位,比其他的位子更容易看清车外的环境,了解更全面的路况等信息。而坐在与行车方向相反的位子,看到的景物是出现后不断远离自己的,向比较之下1的位子更能让人有安全感。第二个人以后的人的选择多是由人们的心理距离决定的。人们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希望别人侵犯到自己的心理安全范围内,因此会尽量避开与对方较近或对视的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