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雕艺术是一种“冰冷”的艺术,因为它特殊的艺术地位所决定。玉石本身就是一种“贵族”,作为雕刻者不但需要超高水平的艺术造诣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时间的考验。有很多著名的玉雕作品都是在“冰冷”单调环境里,经过岁月的慢慢流逝用一滴滴血汗打造出来的。其中,玉雕大师于士荣就是众多艺术大师中的一员。
2014年,玉雕作品《财神》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面对优异的成绩,玉雕大师于士荣反而表现得很平静。有人说:“于士荣的财神梦终于实现了,现在他可是真财神了”。那么生活里的于士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一位于士荣的同事回忆说:“于士荣是个很有原则的人,违背原则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做。有一次,一位很有名的企业家想请于士荣出任这个企业的挂名厂长,只需要他的一个名字为企业做宣传旗号,而且每个月都有一笔不小的薪酬。但是于士荣了解那个企业以后,坚决的摇头回绝了。他发现那个企业是有名的逃税大户。虽然薪酬很高,但是也不能做为虎作伥的事情。”
于士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玉雕就得先学做人,人品好,玉品才好,用人的思想精神贯穿于玉雕作品。”这句话是他的做人准则,也是他对艺术追求的精神写照。
在财神的创作之初,为了把握财神的整体造型,把财神的神态面容衣着等更加形象的表现,他搜索了很多关于财神造型的资料,经常和人谈论关于“财神”的话题。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会他:“一定是想钱想入魔了。”面对人们的误解,他并没有去和人争辩讲道理,而是更加安心的做他喜欢的事业。终于,于士荣的《财神》在人们的议论声中诞生了,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人们终于明白这位草根艺术家的一片执着之心,他是个喜欢用事实说话的人。
一路走来,苦辣酸甜。于士荣感慨的说:“有人曾经问我,做艺术家是个什么味道。我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在通往艺术殿堂的路上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住利益的诱惑。一尘不染的做自己的事情,无为而治才是一位艺术家真正追求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