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商会捐了近6000册书,象征着满满的爱心。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本报5月25日讯(记者 谭正正) 自本报发起小桔灯捐书活动以来,广大市民爱心不断涌现,很多社会人士通过不同的形式捐赠书籍。江苏商会会...

江苏商会捐了近6000册书,象征着满满的爱心。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本报5月25日讯(记者 谭正正) 自本报发起小桔灯捐书活动以来,广大市民爱心不断涌现,很多社会人士通过不同的形式捐赠书籍。江苏商会会长黄龙代表商会所有企业家,为贫困地区缺少课外读物的学生捐献新书近6000册。
在这些捐献的新书中,既包括如上下五千年、中外历史等历史类书籍;词典、手册工具类书籍,还包括人物传记类,娱乐类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黄龙告诉记者,以他为代表的商会在滨州得到了滨州市委、市政府和当地人的帮助和支持,想通过给孩子们捐书来表达他和江苏商会所有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孩子们的关心,捐献新书算是给滨州人民的一点回馈。
黄龙从事的事业和教育有关,也曾深入农村学校,了解到滨州的学生很优秀,然而有些条件不好的学校学生缺少课外书,而且大部分书籍都很陈旧,不适合学生阅读。此次捐书只是对教育关注的开始,商会计划在滨州各个县区的贫困学校建立“爱心图书社”,让学生读到更多的书籍,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书籍陈旧的学校,江苏商会想一如既往地捐书,为他们更新书籍。黄龙坦言个人的力量有限,希望社会上有爱心、关注教育的人士都能够积极的加入进来,将大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这样没书读的孩子们就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课外书籍。
本报希望爱心人士能够为了孩子的将来和教育的将来,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在捐书献爱心的时候,选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书籍不在于数量多少,只要是孩子需要的、有用的,那你的爱心就是有价值的。你我一起,让小桔灯照亮他们的梦想,照亮贫困、留守家庭孩子的求知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