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播出的《老有所依》看了两集,感觉在中国电视剧里虽算不上鹤立鸡群,但至少揭示了不少现在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大概就是“老有所养”这个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了。

最近网络流传着关于普通中国人的七个梦想,分别为:
①农民工:一个地铁上的座位;②毕业大学生:一个可以做饭的单间;③企业家:一份安全感;④留守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⑤恋人:不必为丈母娘的一套房要求结不了婚;⑥老人:孩子可以一年多回几次家;⑦医生:每天工作后,可以正常回家。
深入剖析下不难发现,所谓中国梦已不再上升到理想的高度,而成了一种对基本生活追求的向往,除去3和5(当然这两类人已经开始逐渐脱离“普通”这一概念了)已经不能称之为梦想了。
按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应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
1、生理上的需求 2、安全上的需求 3、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4、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
若将梦折射为人类对需求的欲望,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人对需求的层面扔停留在第二个层面,即安全层面上,甚至上升不到归属感和情感需求,究其原因在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平衡造成很多中国人不敢“做梦”,而更爱“脚踏实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不实现物质上的富足,就没有“做梦”的权利,这是摆在全国群众面前一个赤裸裸的现实!
说到这里联想到有天周末早上迎着萧瑟的北风吃煎饼,无意中和煎饼摊老板聊起来,本是闲聊,但她先抱怨上了,还没来得及安慰她,人家就来了句“最近天冷生意不好做,上个月才赚了7000多……”瞬间有种崩溃感,至少据本人所知,很多白领的工资还没一个煎饼摊老板高,当我们中的大多数觉得白领这个职业还算体面的时候,我们在经济上其实已经落后了很多我们所不愿从事的职业。这也让我看到了一群不天天依靠政府,自食其力的人们。
不由联想到美国西部大开发时候美国年轻人的冲动与激情,当我们还将自己未来目标定位在4A广告、百度SEO、IOS开发的时候,我们身边很多的外地人已经开始自己创业当老板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当他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能赚更多钱而起早贪黑的时候,我们还躺在舒适的打工被窝里迟迟不肯起床,不由想起了海明威那句话“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去奋斗”,想毕咽下最后一口煎饼果子,疾步走进了地铁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