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今年全国计划建设37万套公租房,同时要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租赁住房运行机制。
为满足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透露,今年全国计划建设37万套公租房,同时要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租赁住房运行机制。
他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称,鼓励各地发展由企业投资和持有公租房产权,负责公租房建设、租赁和维修等日常工作。这种企业可以由社会机构出资设立,也可由社会机构和政府共同出资组建。
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和运营,被视为解决公租房资金难题的一大途径。然而,调动企业热情并非一桩易事。此前,已有不少学者认为,建设保障房利润较低,很难吸引开发商参与。
昨日在一场论坛上,北京万科(000002,股吧)营销总监肖劲也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租赁住房运行机制”表达了个人看法。
“我们愿意多参与公租房的建设,但公租房的经营是政府行为,不应该是企业行为。”他说。
业内的建议也反映出,作为“政策淘宝特卖商城祛斑美白保湿面霜日霜丰胸产品最好减肥爽肤柔肤哪种好推荐什么牌子晚霜好上的新生事物”,公租房的运行模式仍有待讨论。
齐骥坦承,目前,公租房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强化监督,阳光操作。
据齐骥透露,根据各地区与住建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统计,今年全国将建设37万套(间)公租房。各地正在积极制订公租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纳入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分年度组织实施。
除公租房外,今年中央政府也加大了其他类型保障房的建设力度。
在前述论坛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务院安排了58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规模,其中包括300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280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为保证这些保障房建设的落实,各地已经和住建部签了责任书,今年应该可以完成。
本报记者获悉,本月初,包括住建部、国土部、监察部在内的多部委组成督察组,就已对云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行了一次联合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