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7-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林洪浩
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在广州开幕 汪洋万钢李海峰黄华华等出席
本报讯 (记者林洪浩)昨日上午,由国务院侨办、科技部、中科院、广东省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在广州开幕。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副省长刘昆等出席论坛。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海外华人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和优秀的外籍科学专家,为我国的科技工作、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截至2009年,已有61位著名的外籍专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据初步统计,我国留学人员已占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的72%,两院院士的80%。目前中国实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已有829人回到中国,今年还将实施创新人才科研计划、千人英才开发计划等一批重大工程。海外人才济济,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
李海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数百万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活跃于现代科技的最前沿,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几乎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的高新科技领域,是中华民族人才资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体。积极发展与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技术、能够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领军人才,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黄华华在讲话中说,广东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措施,对引进的国际先进水平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和科研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的专项工作经费;对引进的领军bbshuang霜眼线女士护肤品排行榜bb霜丰胸防晒护手哪个好效果好的什么牌子美容液好人才省财政一次性提供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积极主动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包括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提供畅通的投融资渠道,提供特殊人才特殊保障服务,解决家属就业和子女读书问题等。去年,广东省就引进了12个科研创新团队和15位科技创新领导人才。下一步,广东将进一步完善引才用才的政策措施,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积极建立和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创新人才和团队,努力打造引进、聚集、使用海内外人才的新高地,形成“东南西北中,人才到广东”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前五届世界华人论坛均在北京举行。为支持广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自主创新,经努力争取,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移师广东,这也是世界华人论坛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举办。本届论坛高层次人才云集,参加论坛的海内外代表350人,其中海外代表190人,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为新能源、生物医药、金融、食品工程、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学术权威和学科带头人,10人为所在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包括国际知名数学家、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开创了分子束外延晶体生长方法,对材料科学和实用电子学做出原创性贡献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外院士卓以和;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权威孙大文等。
本届论坛主题是“创新中国·和谐发展”。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华人精英代表们将围绕创新中国与低碳发展、创新中国与发展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中国与生物医药业发展、金融创新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中国与产学研合作五个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