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回收站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美人经 美妆学院 说出你所知的印度文化 赢畅销名书!获奖公布 ...
楼主: 小猪公主
go

[嘉人活动] 说出你所知的印度文化 赢畅销名书!获奖公布 [!copy_link!]

11#
发表于 2012-10-19 04:30: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原创一定要支持!!!好文章

楼主原创一定要支持!!!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0-19 07: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玫瑰色的人生 于 2012-10-19 07:21 编辑

印度的蔬菜水果颜色,如美女穿着的纱丽般异常鲜艳,胡萝卜似血通红,四季豆等绿得如翡翠一般。、“咖喱”是印度菜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对第一次尝试印度菜的人来说,如果觉得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特殊味道,别奇怪,那正是咖喱神奇的功效!印度的咖喱不下10种,它所散发出的那种令人难以抗拒。 “抓饭”也是印度人的特殊习惯。印度人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生来似乎就特别灵活,在指不触口唇、手不沾饭的优美姿态下,香喷喷的咖喱饭便已在齿间留香了

印度教的“阎王”: 死神Chitragupta


印度教的天堂之主:因陀罗Indra



(圣线)是印度教徒人生圣礼的第10项,在5岁或7岁时举行,也可以在结婚之前举行,这是男孩人生中第一次戴上圣线的仪式。

女人们身上的纱丽、男人们头上的头巾,沙漠中绿舟的葱茏;九重葛的紫色、色彩丰富的木偶、还有极富色彩的印度神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0-19 13:04:02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文化如同一块坚硬的石头,即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也顽强地抵制任何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虽然有许多国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后来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所统治,近二百年来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作为殖民地,但每个统治者走后,印度又顽强地恢复古老的印度教传统。伊斯兰文化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强有力地冲击,只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片较小的土地,没有能撼动印度主体文化的分毫,正是由于印度作为中流砥柱,迫使伊斯兰教的扩张大潮分为两支,使处于印度阴影下的其他国家没有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文化的哲学观念认为时间是无限循环的,总是由一个周期转入另一个周期,无始无终,空间则是有限的。印度人不大关心印度半岛以外的世界,也不关心和记录历史,现在印度的历史学家需要利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希腊人和英国人的记述来了解印度的历史。

印度文化提倡轮回说。认为死亡只是走向下一个轮回,他们不惧怕死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世界具有无比的信心,印度文化反对杀生,和自然相处比较和谐,对任何灾难都不会发生大范围的歇斯底里恐慌,但也不愿意和命运进行暴力抗争,即使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争取独立也是依靠和平方式取得的。

印度文化并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印度早期就出现一些其他宗教,如锡克教、耆那教、佛教等,这些宗教的哲学观念实际和印度教是一致的,也吸收印度教的神灵和传说,只是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一样,这些宗教都局限于印度本土,只有佛教成功地向其他民族传播,其中南传佛教国家都已经成为印度文化圈内的国家,北传佛教则吸收儒教的哲学思想,和儒教合流。
印度文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文化的压力,也不进行激烈地抵抗,始终顽强地维系自己的传统。印度文化圈还包括南传佛教各国家,他们具有统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0-19 13:04:28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文化如同一块坚硬的石头,即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也顽强地抵制任何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虽然有许多国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后来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所统治,近二百年来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作为殖民地,但每个统治者走后,印度又顽强地恢复古老的印度教传统。伊斯兰文化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强有力地冲击,只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片较小的土地,没有能撼动印度主体文化的分毫,正是由于印度作为中流砥柱,迫使伊斯兰教的扩张大潮分为两支,使处于印度阴影下的其他国家没有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文化的哲学观念认为时间是无限循环的,总是由一个周期转入另一个周期,无始无终,空间则是有限的。印度人不大关心印度半岛以外的世界,也不关心和记录历史,现在印度的历史学家需要利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希腊人和英国人的记述来了解印度的历史。

印度文化提倡轮回说。认为死亡只是走向下一个轮回,他们不惧怕死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世界具有无比的信心,印度文化反对杀生,和自然相处比较和谐,对任何灾难都不会发生大范围的歇斯底里恐慌,但也不愿意和命运进行暴力抗争,即使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争取独立也是依靠和平方式取得的。

印度文化并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印度早期就出现一些其他宗教,如锡克教、耆那教、佛教等,这些宗教的哲学观念实际和印度教是一致的,也吸收印度教的神灵和传说,只是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一样,这些宗教都局限于印度本土,只有佛教成功地向其他民族传播,其中南传佛教国家都已经成为印度文化圈内的国家,北传佛教则吸收儒教的哲学思想,和儒教合流。
印度文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文化的压力,也不进行激烈地抵抗,始终顽强地维系自己的传统。印度文化圈还包括南传佛教各国家,他们具有统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0-19 13:04:53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文化如同一块坚硬的石头,即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也顽强地抵制任何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虽然有许多国王将佛教作为国教,后来被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和突厥王公所统治,近二百年来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作为殖民地,但每个统治者走后,印度又顽强地恢复古老的印度教传统。伊斯兰文化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强有力地冲击,只同化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两片较小的土地,没有能撼动印度主体文化的分毫,正是由于印度作为中流砥柱,迫使伊斯兰教的扩张大潮分为两支,使处于印度阴影下的其他国家没有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印度文化的哲学观念认为时间是无限循环的,总是由一个周期转入另一个周期,无始无终,空间则是有限的。印度人不大关心印度半岛以外的世界,也不关心和记录历史,现在印度的历史学家需要利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希腊人和英国人的记述来了解印度的历史。

印度文化提倡轮回说。认为死亡只是走向下一个轮回,他们不惧怕死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世界具有无比的信心,印度文化反对杀生,和自然相处比较和谐,对任何灾难都不会发生大范围的歇斯底里恐慌,但也不愿意和命运进行暴力抗争,即使是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争取独立也是依靠和平方式取得的。

印度文化并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印度早期就出现一些其他宗教,如锡克教、耆那教、佛教等,这些宗教的哲学观念实际和印度教是一致的,也吸收印度教的神灵和传说,只是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一样,这些宗教都局限于印度本土,只有佛教成功地向其他民族传播,其中南传佛教国家都已经成为印度文化圈内的国家,北传佛教则吸收儒教的哲学思想,和儒教合流。
印度文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文化的压力,也不进行激烈地抵抗,始终顽强地维系自己的传统。印度文化圈还包括南传佛教各国家,他们具有统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0-19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给我最深的感觉就是能歌善舞,小时候电视里经常放印度电影,无论男女歌舞都很棒。

印度吃手抓饭,握手都是用右手的,因为左手通常会用来擦PP,所以会被认为不干净。

印度是个很有信仰的国度,去这些地方旅游必须要实现了解好当地的情况。尊重当地风俗。

小时候看印度电影觉得他们的房子,装修,摆设都很精致漂亮,不知道现实生活是不是这样,很期待可以看到啊。

很想对印度有更多的了解,期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0-19 13:4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悠然自若 于 2012-10-19 13:48 编辑


印度是个神密的国度,一说到印度就会想到华丽的建筑,那里的人长得特黑,听说印度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不知道是真是假。最崇拜印度的神像,还有他们的崇仰,都是我们所向往的东西,去了印度,就要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他们热情,奔放,好客,一笑露出白白的牙齿,给人一种很好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0-19 14:3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冬日未央 于 2012-10-19 17:00 编辑

【印度·印象】
    说起印度,就会想到中学地理课本里的那幅“泰姬陵”的图片,感觉特别神秘特别美,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它有着绚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它也是佛教的发源地,更是金砖四国之一。

     印度不仅风景优美,不得不说说印度的女人,感觉她们特别有韵味儿,还有那妖娆的舞姿和身段儿,我不得不想起印度的瑜伽也是相当厉害的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是用一块长达3公尺的布包裹出来的,印度纱丽的穿着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着纱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下身是一条及地的直筒衬裙。上大学后通过对文学科目的学习,了解到雅利安人创造了大部分早期的古典梵语文献,如《梵经》、《吠陀经》、《奥义书》和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 《摩诃婆罗多》。 关于印度的饮食,第一想到的就是咖喱,还有印度飞饼,真是好吃,薄薄香香的,特别佩服做飞饼的师傅,身手敏捷程度叫人叹为观止。现在也有一批优秀的印度电视剧被引进中国,更能体会到各种印度的各种文化和景色,门不出户享受这种视觉盛宴。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印度馆,更加体现了印度的文化流露出了浓厚的的宗教色彩,当时在馆里还拿回来了一些宣传册留作纪念,这也是世博之行印象很深的一个场馆。


【关于旅行】
    我热爱旅行,可是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能够出门,有时候特别想去一个地方却又去不了,我就会在网络上找一些关于那个城市的纪录片看看,有种“望梅止渴”的感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我看到《去印度学倒立》这本书简介的时候,我特别佩服作者吴苏媚的勇气和耐力,就像书中的简介那样写的“真正的旅行,不只是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的短暂潇洒和逃离,而是一场在孤寂的自我放逐之旅中的自我拯救和印证。当独自异国行走中不期而遇的美、孤寂和遗世情怀,直面被生活和现象深埋并遗忘的内心世界,遭遇灵修中的短兵相接的惊悚、绝望和无助,看作者如何锁意马心猿、证大爱心境。”
  从来没有尝试过一个人出去旅行,更多的还是家人的不放心,自己的毅力和信息也不足,因为每到一个地区语言关是最难过的,听不懂别人要表达的意思而别人也明白我们说了些什么,确实有些不舒服,而且还有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差别更是需要多多学习,如果真的要一个人去旅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的十分充足,多多学习多多积累。


希望各路小编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读读这本书,体会一下印度的文化,体会一下作者吴苏媚的精彩旅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0-19 14:44:45 | 只看该作者
印度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是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9%。但是印度资源丰富,煤储量居世界第四,产量居世界第三。铁矿石产量居世界第四,铝土产量居世界第六。截至2007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亿吨,铬铁矿0.97亿吨,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30万吨,铅238万吨,石灰石756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86吨,石油6亿吨,天然气923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6783万公顷,覆盖率为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0-19 14:45:06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的落后是历史原因,印度的主要资源由于一开始由于技术不好,所以根本不会开采也不会利用。后来,被英国殖民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无法发展。后来,二战后英国势危,印度独立,印巴分制,民族矛盾凸显,与巴基斯坦一直有领土冲突。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尼赫鲁统治时期),印度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有害而无益,所以,一直无法很好发展。只有在印度90年代之后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才好些。
   还有原因就是印度的社会问题,印度的民族多样,这就容易产生民族冲突。而且,印度人分贵贱的,这个从姓氏上可以显现。语言也不通,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只有30%的人会说,只有10%的人能说好。而且,文盲很多很多。科技发达,又不能直接很好的转化为生产力,自然就贫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0-19 14:45:06 | 只看该作者
印度的落后是历史原因,印度的主要资源由于一开始由于技术不好,所以根本不会开采也不会利用。后来,被英国殖民化,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无法发展。后来,二战后英国势危,印度独立,印巴分制,民族矛盾凸显,与巴基斯坦一直有领土冲突。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尼赫鲁统治时期),印度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有害而无益,所以,一直无法很好发展。只有在印度90年代之后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才好些。
   还有原因就是印度的社会问题,印度的民族多样,这就容易产生民族冲突。而且,印度人分贵贱的,这个从姓氏上可以显现。语言也不通,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只有30%的人会说,只有10%的人能说好。而且,文盲很多很多。科技发达,又不能直接很好的转化为生产力,自然就贫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8-13 23:38 , Processed in 0.0304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