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冬日未央 于 2012-11-1 10:50 编辑
【印度·印象】
说起印度,就会想到中学地理课本里的那幅“泰姬陵”的图片,感觉特别神秘特别美,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它有着绚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它也是佛教的发源地,更是金砖四国之一。

印度不仅风景优美,不得不说说印度的女人,感觉她们特别有韵味儿,还有那妖娆的舞姿和身段儿,我不得不想起印度的瑜伽也是相当厉害的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是用一块长达3公尺的布包裹出来的,印度纱丽的穿着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印度妇女穿着纱丽时,上衣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下身是一条及地的直筒衬裙。上大学后通过对文学科目的学习,了解到雅利安人创造了大部分早期的古典梵语文献,如《梵经》、《吠陀经》、《奥义书》和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 《摩诃婆罗多》。 关于印度的饮食,第一想到的就是咖喱,还有印度飞饼,真是好吃,薄薄香香的,特别佩服做飞饼的师傅,身手敏捷程度叫人叹为观止。现在也有一批优秀的印度电视剧被引进中国,更能体会到各种印度的各种文化和景色,门不出户享受这种视觉盛宴。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印度馆,更加体现了印度的文化流露出了浓厚的的宗教色彩,当时在馆里还拿回来了一些宣传册留作纪念,这也是世博之行印象很深的一个场馆。

2008年的那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的作品《Q&A》所改编的,更是成为了第66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大的赢家,获得了最佳剧情类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四项大奖。

【关于旅行】
我热爱旅行,可是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能够出门,有时候特别想去一个地方却又去不了,我就会在网络上找一些关于那个城市的纪录片看看,有种“望梅止渴”的感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我看到《去印度学倒立》这本书简介的时候,我特别佩服作者吴苏媚的勇气和耐力,就像书中的简介那样写的“真正的旅行,不只是背起行囊远走他乡的短暂潇洒和逃离,而是一场在孤寂的自我放逐之旅中的自我拯救和印证。当独自异国行走中不期而遇的美、孤寂和遗世情怀,直面被生活和现象深埋并遗忘的内心世界,遭遇灵修中的短兵相接的惊悚、绝望和无助,看作者如何锁意马心猿、证大爱心境。”
从来没有尝试过一个人出去旅行,更多的还是家人的不放心,自己的毅力和信息也不足,因为每到一个地区语言关是最难过的,听不懂别人要表达的意思而别人也明白我们说了些什么,确实有些不舒服,而且还有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差别更是需要多多学习,如果真的要一个人去旅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的十分充足,多多学习多多积累。
希望各路小编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读读这本书,体会一下印度的文化,体会一下作者吴苏媚的精彩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