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美人经 减肥瘦身 按摩三个穴位能驱寒保暖
查看: 491|回复: 3
go

按摩三个穴位能驱寒保暖 [!copy_link!]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1 16:2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寒节气之后,我们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除了多添一件衣服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身体驱寒生暖呢?也许下面的这些生活小细节对你会有所帮助。

  按摩三个穴位

  对于爱美的白领一族来说,宁可冷些,也要穿得少些。如果在办公室觉得冷,不妨试试穴位按摩,有几个穴位对于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是大椎穴 :这个穴位位于颈后最突起的那块骨头下,在工作间隙,可以双手搓热之后按摩后颈部,不仅可以缓解颈椎的疲劳,还可以刺激大椎穴,收到御寒的作用。

  其次是风池穴:在中医上,风池穴是风邪入脑的屏障。可以在工作间隙用大拇指按压脑后双侧风池穴,直到感觉酸胀。可以避免风寒入侵,增加身体暖意。

  第三是合谷穴,这个穴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它对于经络气血的通畅关系重大。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常吃三种食物

  冬季吃对食物对于驱寒保暖也非常重要。平时炒菜时可以适当多选择黑木耳,中医认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益智、生血功效,尤其对于女性、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畏寒有好处;其次,可以隔一段时间吃一次狗肉或羊肉,中医认为,狗肉性温,有补气温肾、助阳散寒之功效,对腰痛、畏寒、夜间多尿、增添热量有很好作用;第三,鲈鱼正是冬天肥美的佳肴,同时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希望提高身体热量又担心增加过多脂肪的人来说,是个不错选择。

  巧用三种调味作料

  在生活中,巧妙使用一些调味品、佐料,也能够收到驱寒的效果。生姜在中医上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胃寒或虚寒者均可应用,煲汤的时候多放一些姜片很有好处;而干姜平时使用更少,但它的温中散寒的作用比生姜更强;而胡椒也被认为有温脾胃、驱寒邪的功效,到出现了感冒预兆的时候,最好来一碗热乎乎的胡椒汤,有很好的驱寒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2#
发表于 2012-10-14 11:4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楼主 &nbsp,左旋肉碱;   英武!!!!!赞一个....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回复
  
   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0-18 13:38:51 | 只看该作者
“小壁虎”爬上后备厢,灯长出“眼睫毛”,“牛犄角”顶在车标上……在路上行驶的汽车中,个性车贴越来越常见。随着“车贴文化”的兴起,汽车装饰潮流兴起。
  车贴文化逐渐流行
  最近半年,“壁虎标”备受追捧,在大街小巷飞奔的私家车中,很多车屁股上都贴着壁虎形象的车贴。在询问不少车主后,记者发现大部分都对“壁虎标”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些车主表示,取义“壁虎”的谐音,有“庇护”的寓意。另一些车主则认为,“壁虎标”代表“避祸”
  实际上“壁虎”标志的车辆代表使用了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就像壁虎一样紧贴路面。对于车贴这一汽车文化的新宠,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汽车普及,汽车已从纯代步工具向生活化、人文化转变,个性车贴成为汽车文化的一部分。
  带火汽车装饰市场
  近日,记者走访了四季青桥附近的汽配城,在一家汽车装饰店内,记者注意到,前来选购车贴的多为年轻的私家车主。
  “一天能卖出去四、五十张汽车贴纸,周末的客流量更大一些,卖得最好的是价格在10元至20元之间的。”店员告诉记者,购买车贴的车主,都是一些追赶时髦的“潮人”,一般开经济型小排量车。也有一些个性较为张扬的车主。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车贴已经发展到纸贴、金属薄贴、不锈钢车贴、3D立体贴等。根据车贴粘贴的位置,又可分为整车贴、车身小贴、套装对贴、引擎贴、灯眉贴、轮圈贴、前后挡风玻璃贴等等。车贴依据图案、大小和材质的不同,价格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由于汽车贴纸成本低、出货量大的特点,让不少店主发现了汽车贴纸的“网络商机”。记者在淘宝网输入关键字“个性车贴”,搜索结果多达29万多条。“小壁虎”、“小恶魔”十分受欢迎,有些网店的出货量,达到几千件。
    广大车主可以去我爱酷车网[www.5ikuche.com]选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0-25 11:53:3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8-15 20:56 , Processed in 0.0306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