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法忍受波动的刺激,我还是保守之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5 16:3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这个人吧,身份证说我是个80后,但在身上却找不出丁点80后该有的特征,保守思想跟爹妈那辈一样,和朋友待一块,很难更上节奏,很多时候会感觉不到一丝儿存在感,生活毫无色彩。

     就拿钱这事来说吧,因为大家都是有工作的人,所以我们工资卡每月都有一笔例行到帐的薪资,而我几乎不动动工资卡的钱,有多少存多少;而我那帮朋友们却截然相反,每月的打卡工资在他们的银行卡至多停留一两天,卡上的余额永远三位数以下,留下一点点月度基本生活费,其余的钱悉数拿去做投资。有时候,哥们的犯网购瘾了,到付款时,会想到我:“诶,小刘,那个我网购了一个东西,帮我代付一下。”他们的“求支付”让我感觉到了一丢丢的存在感。很多时候我有想:你丫都有信用卡,为什么不用信用卡,偏偏找我给你们擦屁股,但只要想到那份来之不易的存在感,我总二话不说地给付了。




     这样不行,存在感若得让人自卑,我决心改变,向他们学习学习,可我怕我的模仿被他们笑话,于是决定暗中进行,琢磨着如何做投资,可本屌不懂什么投资,也没有什么大局观,谁收益高,俺就投谁。因为过去常给朋友们用支付宝支付的原因吧,我对余额宝还比较了解的,这次动了投资的决心后,两倍于银行卡收益的余额宝自然成了我的第一选择,将银行卡里的3万块悉数转到余额宝,每天还能收入40来块钱。但这样平静的日子很快被四大行围追堵截余额宝打破,余额宝的收益率也渐渐下跌,收益从7.X%跌到5.X%,如此巨大的降幅逼我把它列为重点观察对象。上周,不巧在某财经网上偶然看到一篇对“宝类产品”的深度剖析文章,俺顿时觉得俺像傻子般被马云给忽悠了。




     文章是这样说的:对于理财产品来说,收益当然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但过度关注某些短期业绩指标,容易掉进某些小“陷阱”里,余额宝采用的是7日年化收益率,而7日年化收益率往往波动较大。对于投资者而言,看清收益率指标背后的小陷阱还有另一个隐含意义,投资货币基金是个长期过程,不能用太过短期的眼光看待。一个产品就算7日年化收益高达10%,分摊至每一天其实也微乎其微,如果仅仅是昙花一现,远不如花些时间挑一个收益更稳的“宝类产品”。很明显,余额宝它丫就相当于银行活期储蓄,虽然它收益较高,但还是感觉被欺骗。




     怒火难抑,却不敢找人倾诉,左思右想好一阵,总算搁下面子,拽起一哥们噼里啪啦了一番我的经历和不悦,这回他没有嘲笑我,反是说了许多交心话:他跟我有同样的经历,但跌倒后很快站了起来去,选择投资P2P网贷。现在他在和信贷平台投资了几笔,收益率稳定在18%左右,对比开来,余额宝简直就是蝇头小利了,且和信贷投资可看作是是一种定期,投资前约定好收益,是多少就是多少,中间没有浮动,到期实打实地结算。听到这,激动之余,内心也有了新的选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