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构建六大工作机制呈现更多好天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4-10-20 14: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记者郭霞通讯员张文华)10月10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公布了前9个月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数据显示,1―9月我市达标天数为228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0天,达标率83.9%,在长江以北37个监测城市中继续保持最好水平在全省达标天数最多;重污染天数在全省最少。在同时公布的143个县(市、区)9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名单中,我市崇礼县排名第一,沽源县、赤城县、康保县、张北县、怀安县、涿鹿县进入前十位。
今年8月1日,全省构建起覆盖全省、完整统一的环境空气监测体系。为确保空气环境质量在长江以北37个监测城市中持续保持领先,今年我市将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实现绿色崛起、调整结构、普惠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探索构建六大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管理无死角,监察无盲区,监测无空白。
网格化监管机制。将空气环境监管的触角延伸至街道、居委会、农村,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目前,全市20个县区、管理区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已全部建成,233个乡镇建成了二级网格环境监管体系,4438个行政村、居委会建成了三级网格监管体系。
执法监督机制。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利剑斩污”、大气污染整治“执法月”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280余家,查处违法企业40余家,责令整改企业16家,取缔关停企业8家,行政处罚20家。
督办问责机制。成立督查组对市直部门和县区政府治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调度解决,对治污不力的进行约谈并要求限期完成。
监测监控机制。18个县区完成空气6项污染物自动监测站建设,实现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全覆盖。市环保部门与市气象台建立重污染天气提前应对机制,明确数据通报、预警应对等内容。
科学支撑机制。针对我市大气污染的原因及特点,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大气状况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与国家、省环科院开展了pm2.5源解析研究与控制,增强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监督机制。为进一步激励公众参与环境污染举报和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聘请22名义务监督员,努力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更多精彩:
16i.equgjl.xyz
4q5.fhserv.xyz
9ef.yxlhwr.xyz
coo.fhserv.xyz
6no.uvuggl.xyz
zf9.wwdslb.xyz
jlw.gihbde.xyz
lwt.xbvcnl.xyz
cjd.jljoue.xyz
eeh.fvbhvn.xy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