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述:我为什么要加入e互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23 06:4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互助是我们公司推出的一个公益项目,最近刚刚上线,作为一个传统企业发起的互联网项目,传播力显然是比不上互联网大佬们,但是在没有做任何正式宣传的情况下,上线第一天会员轻松突破1000人,第三天会员超过了2500人,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人非常期待e互助接下来的表现。

前不久,我在家休产假期间,收到产品内测的群发通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e互助。那时候,产品的相关信息还没发布,我只是大概知道,它的成立来源于集团一位高管的遭遇, 31岁,副总裁,去年公司体检发现癌症。

很长时间里,这位同事的QQ头像都是灰色的,签名档写着“一夜成空”。当时我正怀着宝宝,我看着这四个字,深深地感觉到他的绝望,他妻子的无助,他4岁孩子的呼唤。每个人都有意外风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会降临在你身上。因此,我在平安商城买了一份怀孕意外险。

幸运的是,这位高管足够坚强,也足够幸运,几个月后再检查,竟然没有再发现癌症细胞。一个人的生命得救了,一个家庭得救了,一个孩子的未来得救了。我们董事长受此启发,决定发起e互助,希望借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得到庇护,让更多人参与互助。

我们有职工保障体系(五险一金),有社会保险体系,有商业保险体系,还有红十字会,还有各种慈善组织,可是这足够了吗?不,这些还远远不够,各种求助的事情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

几年前,我在同学群里收到一个女孩在淘宝上卖“爱心火柴”的链接,为得白血病的男朋友筹款,我买了66块钱,希望能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女孩后续怎么样了,筹得了多少钱,我并不知道。到今天我在淘宝看购物记录翻到“爱心火柴”时,我会想他们是否已经战胜病魔,是否已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前几天,我的一位小学同学突发脑溢血,正当而立之年,他发病前正在照顾新婚妻子的重病妈妈,也许是太劳累,自己突然就倒下了。他最近刚刚离职,医保报销据说受此影响可能报不了,家里刚办完婚事,又恰逢老人生病,经济也不是很宽裕。

我的同学们在微信圈中很快就传递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为他筹款,一人三百五百,有在本地的同学积极组织筹款事宜,公布到账情况,组织同学探望。同学们总共捐了一万多块,对于高额的医药费只能说略尽心意。

最近的案例比较有名的,可能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畅的烦心事。就在几天前,一名身绑玫瑰花的男生携同14名大学生在集团所在地新希望大厦外集体下跪,并手举一块写着“借我100万,我打工还你一辈子”的广告牌,向他借款100万治病。这名跪求百万治疗费的男生叫莫向松,年仅24岁,就在去年11月,他被确诊患急性白血病。目前他已经进行了6个疗程的化疗,现在需要做骨髓移植,但这要高昂的费用,倾尽全家所有的积蓄也远远不够。

借还是不借?对刘畅而言,借莫向松100万或许不是大问题,可是倘若日后有更多的莫向松来求助,是否意味着所有求助的人都要借?如果不借,自己的良心过不去,虽然这并非刘畅的义务,可摆在他面前的,也是一条生命。

此事在网上也引发了热议,正如网友所言,求生的欲望并不赋予人道德绑架的权利,但若不是走入穷途末路,相信这名男生也不会选择这种求助方式。据百度到昨天为止莫向松收到的善款大约万余元。而“莫向松的今天将是你我的明天”、“莫向松的难题该有谁来化解”之类的讨论却是不绝于耳。

这些案例,除了说明目前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更像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更多的方式去构建风险抵御防线,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关爱会嫌多吗?救助会嫌多吗?目前的情况更多的是,当风险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是弱者,要想办法借助媒体的扩音器发声,才能让愿意帮助我们的人知道。可是,有多少人有那样幸运呢?

当我看懂了e互助的内容,我在上线第一时间加入了计划,并且为我们的董事长点赞,为我在这样的上市公司工作感到自豪。e互助·家庭守护计划,用非常直白的话解释就是:2050岁的健康人群,加入互助计划相当于买份意外险+防癌险,并且这个计划是非盈利的,不收任何管理费。

举个例子:会员一万人,有一个会员出险,每人出3块,这个人得到的就是3万,每个会员账户扣3块钱;当会员100万人时,最多得到50万,每人账户扣五毛钱。家庭守护计划主要针对家庭中的青年人,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家里的中流砥柱、收入支柱。

至于出险后的捐助事项,整个计划对所有会员都是公开透明的,直接引用官方说明吧:e互助平台聘请泛华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对互助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同时外聘专家组成审核委员会对互助事件是否满足互助条件进行审定。

平台运作和管理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每年将聘请公证处随机抽取10名会员组成监督小组对平台运营进行审查。平台资金更委托招商银行全程托管,捐助资金直达受捐账户。

此外,平台还设有理事会,作为平台的常设执行机构,组织平台开展日常工作。外聘医学专家、法律专家、社会知名人士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组成的独立审核委员会就互助事件是否符合互助条件进行审定。

作为一名严谨的理工女,这个例子略显粗糙,因为考虑到每个年龄段的人得病的风险不一样,平台设定每个年龄段每年扣费有上限,20~30段的每年最多390元,31~40段的每年最多790元,41~50段的每年最多1390元,也就是说一个人得到的筹款和会员总数不一定是简单的数学关系。

这个计划要求首次加入最少充值9块,也就是说起码满足3个人出险,当账户低于9元,平台会通过微信等通知你继续充值,如果你放弃了,下次有人出险时你的账户余额不足,意味着你主动退出计划,退出后也不再享有出险的申请资格。在会员的个人信息里,能看到目前的账户余额,功德簿里可以看到已出资帮助过哪些人,每次出资多少。

我在朋友圈里分享这个计划,有很多朋友点赞,他们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创意,还有人说,这是要颠覆保险公司的节奏,也有人说,这是要颠覆红十字会的节奏。是吗?我可从来没想过要颠覆谁呀,我只是认为这是真正的“人人助我,我助人人”。我祝愿,e互助的理念能传播得更远,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守护计划。同时我希望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离远一些,我也相信以泛华的专业能力足以运营好这个平台。

我很喜欢e互助透露出的“不靠白富美,不靠高富帅,屌丝抱成团,照样活精彩”这样一种谦卑的乐观。朋友,今天,你e互助了吗?(文/泛华集团北京信息中心 万敏)

e互助加入方式:
进入微信,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点煷e互助”,填写个人信息注册加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