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些变成了小众的野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9 13:5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莱坞钟情于好故事。如果一本书有很强的叙述性和引人入胜的情节,那么它最终有很大可能被搬上大荧幕。几十年间,从经典的《愤怒的葡萄》到《蒂凡尼的早餐》,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深深留在观众心中。目前正被大家期待的《林肯》也改编自多丽丝.恩斯.古德温的普利策获奖作品,讲述了美国总统传奇的一生。《云图》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作品,此外还有托尔金经典的《霍比特人》。

  李安是善于用镜头来营造意境的,你看《推手》结尾的那一缕阳光,你看《饮食男女》中的一堆艺术品式的菜肴,或者《断背山》那天色渐暗的山顶上的故作镇定,最显著的,则是《卧虎藏龙》那几乎全篇的诗意的表达,这是李安最义气奋发的时候,他恨不得把所有想说的都告诉世人。

  如果要分析,光是父亲三部曲恐怕就得耗费千言,太极的阴与阳直接使这三部电影沾染了些许道家的气质,但不同的是,李安表现的重点不在于此,或许是长期接触好莱坞工业的缘故,他把自己的电影拍得极为通俗,换句话说,就是非常好莱坞。

  也许好莱坞不接受杨德昌、候孝贤,但他们必定接受李安,在本质上来说,李安的思维和拍摄手法与他们别无二致。

  在这样的前提下,把“意境”无限放大,既不损剧作核心,也能赢得惊异的异国眼光,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可以让美国人从文化层次了解中国。

  李安说,意境是我们的强项,西方人不知道意境是什么。显然有些夸张了,但无法否认的是,他把一种意境之美迅速地传播到了世界,我以为,接下来的《少年派》将是这方面的颠峰之作,至少从画面上会是如此。

  李安似乎找到了让其作品略显独特的一种方法,西方式的视角与剧作结构,东方式的思维方式与意境融合,这让他在东西方看来都显得有那么一种特别,尽管这种特别是最容易复制的,但无可否认,这也是最难把握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点不重要,你不会因为真相是厨子大开杀戒,就觉得被李安拍到极致的海上美景都不存在,进而要求电影院退钱给你。这部电影更像是罗夏试验,你在电影中看到自己,就像派在老虎的眼睛中看到自己,它只负责测验出你的心理反应,根本没有正确答案。而我更倾向于第二个故事,不过不是因为我不跟随上帝,而是因为如果它是真的,那我们看到有老虎的那个故事,很可能就是少年派为了活下去,幻想出了一只陪着他的老虎。这法子要是用来解决拖延症肯定相当有效,:如果我能精神分裂出一只爱吃拖延症患者的老虎,那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懒懒散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2#
发表于 2013-3-14 13:55:56 | 只看该作者
这部戏还没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用百度帐号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