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在中译英,尤其是投稿SCI论文时,存在一个很大的技术短板是什么?我想莫过于翻译吧。由于多数翻译工作者本身并不具备医学背景,也根本没有医学SCI论文发表及审稿经验,甚至很多时候不能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其翻译是在一片雾水的情况下进行。文章投稿后,审稿人提出译文的可读性差,需找行家修改,其实这就跟译员的翻译水平息息相关。那么,评价一名译员或一个翻译公司的好坏取决于哪些呢?
1)能否看懂文章的意思;
2)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3)必须有SCI论文发表及审稿经验;
4)理清文章的结构。
1、读懂文章意思
读懂文章才能翻译,否则就是乱翻译,势必造成译文的可读性差。在翻译时,译者不但要看懂,而且要进一步查实作者的写作,要仔细查看参考文献,从中找出其不足。当然,这需要良好的学术思维,普通翻译工作者需要常年的积累后才可达到该水平。
2、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发表SCI论文关键是内容。而内容方面关键靠理清文章结构,及主旨的强化。要准确表达文章的主旨,就要具备相当的语言驾驭能力。前面提到多数翻译工作者并不擅长中译英,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克服汉语式英语这一难题。其诀窍就是多看参考文献,力求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经过长期的积累,力求语言的简洁及准确性。
3、SCI论文发表及审稿经验
要提供专业、准确的译文,必须具备SCI论文发表及审稿经验。这样,一则可以以审稿人的身份对文章的不足加以修改,并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修改写作思路。再者,熟悉SCI论文发表的工作人员明确怎样的论文才会被接收?该如何回复审稿人的意见,并促成文章的发表。
4、理清文章的结构,强化主旨
根据辑文编译多年来的服务经验,不看文章结构直接按照作者的行文进行翻译的方式,多半不符合医学SCI论文发表要求。为促成文章的发表,工作人员非常有必要与作者进行学术上的沟通,比如文章的书写思路,如何突出文章的研究意义,通过何种方式突出文章的结果,如何强化文章的主旨等。
以上是SCI医学论文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要点,也体现翻译工作者水平的一大环节。高水平的翻译工作者会借助既往发表的文献及本研究所得数据整理出一个写作思路,并与作者进行沟通。定下文章的写作思路后,才能进行文章的书写及翻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