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7-30 16:06:34
|
只看该作者
上调只为追求利润
在盈利的情况下,银行为何还要“悄然”涨价?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在中间业务上“广开财路”。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间业务在我国银行各项业务收入中占比并不高,仅占10%左右,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达40%以上。眼下,中国银行正在向零售银行转型,挖掘中间业务潜力,是银行转型过程中利润不断上升的保障之一。”
近两年,中国银行业一直想摆脱“利差收入过分依赖”的状况,想赚取更多中间业务的利润。记者在几家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上看到,多家银行中间业务增速高达25%以上,而且“继续提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贡献度”仍然是2010年目标之一。
事实上,提高中间业务收益,也是为了弥补“利差收入”的下滑。
近两年,经历金融危机、天量信贷后,银行的利差收入大大降低,以某行为例,其在2008年实现税后利润1112亿元,一举成为全球最盈利的银行。但2009年其实现税后利润为人民币1294亿元,较2008年增长只有16.3%,相对于2008年高达35%的涨幅几乎下滑了一半。
今年,银行业生存环境更加恶劣。2月以来,监管层就限制各家银行信贷规模,紧接着,政府融资平台叫停,少数国有大行的信贷规模顿时减少;而4月的楼市新政,更是给开发商贷款和个人房贷重重一击……这一系列因素,让银行信贷新增规模大大减少,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整个银行业新增信贷6034亿元,同比少增9270亿元。
贷款减少、存款不够,这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利润。“4月以来,仅个人房贷业务量,我行就减少了30%,再加上政府融资平台信贷资金难以回笼,今年银行利润保障堪忧。”某国有银行曾如此透露。“这才是银行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本质原因。”业内人士说。
确立优势挤压中小银行
“手续费从2元上调,最大的受益方就是几大国有银行。”业内人士分析,银行业准入门槛高,仍带有一定的垄断成分,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国有银行带头涨价的行为,不仅“触犯众怒”,也挤压了中小银行。
在这轮手续费涨价中,又是国有银行“挑头”,在中小银行的相关人士看来,国有银行有点“欺负人”。“按理来说,国有银行网点多,ATM多,作为受理行的机会也更多,为何要先涨价?”某股份制银行人士抱怨。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目前有3335台ATM,包括存款、存储款机。其中,国有银行就拥有2011台,占比60%。而部分中小银行,因为网点少,在跨行取款业务中确实属于“亏损”状态。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一季度,广发行在武汉地区作为发卡行的笔数为13万笔,而受理方为6万笔,按2元手续费算,该行的确亏损2.8万元。而另一在武汉地区已收费4元的国有银行,仅一季度,该分行这项业务的收益可能高达270万元。
此消彼长的竞争可见一斑。某小银行武汉分行人士无奈地表示,中小银行网点少,客户大多数只能选择跨行交易,如果再涨价,哪里还有客户愿意来办卡?为了和大银行竞争,小银行就不得不让利。“毕竟,先要保证客户数量,才能带来其他收益。”
该人士进一步透露:“如果不是这次市场反应过于激烈,估计大部分中小银行也会逐渐跟风,就如小额账户管理费,以前也是国有银行率先收取,现在很多小银行也开始收,不过比国有行稍微优惠一点。”
到目前为止,股份制中小银行中,只有广发行收费4元/笔。(荆楚网-楚天金报 邬红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