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回收站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达人馆 时尚搭配 凌云人给你讲述当地奇闻录
查看: 939|回复: 0
go

[潮流街拍] 凌云人给你讲述当地奇闻录 [!copy_link!]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9 17:3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来自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由于有四条河流纵横交错会聚于城中,所以在古代凌云被称为泗城。由于地处相对偏僻,过去交通不便,凌云一直维持着淳朴的民风。也许是少受到外界的打扰,在这样淳朴的地方经常会发生一些特别令人感到神奇不解的事情,当然老一辈传说下来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数。今天楼主就来为大家说说发生在凌云的一些神奇难解的事情。为保证故事真实性,楼主后面讲的故事都尽量上图。
  6月份就要高考了,说到高考楼主不免想到凌云的泗城文庙,每年临近高考的时候,附近的考生都会来泗城文庙祈福。记得以前小时候每逢过节必去的两个地方,文庙和水源寺。去文庙自然是求学业,而水源寺则是求家人平安。如果你来凌云问问当地人,大家肯定会说水源寺十分灵验,这个后面楼主会说,不过现在我要说的就是关于泗城文庙的传说。

   先放一些泗城文庙的照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泗城文庙始建与1681年,有300多年历史了,中间经历过6次大修,数十次小修。

   文庙标配之一:下马石,因文武百官经过文庙都必须下马步行,所以文庙外几乎都有下马石,相当于交通标志。泗城文庙的下马石也有一段故事,后面会跟大家讲解。

文庙标配之二:棂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象征祭孔如同尊天。
   文庙标配之三:泮池与泮桥,好像庙里都有泮池,具体为什么这个楼主还没找到,有清楚的各位欢迎告知。
   文庙标配之四:大成殿,大成殿内有孔子像,是朝拜祭祀孔子的地方。泗城文庙大成殿内除了祭拜孔子,供桌两旁还有孔子四个得意弟子像。

  好了,图放完了,下面进入正题,我所知道泗城文庙的传说一共有三个,我会按照时间顺序一一道来。首先要说的是当地人口耳相传下来的故事。
  据说在康熙年间,一个读书人赶考路过凌云县,因为赶路口渴,书生就在泗水河边饮水。喝完水正准备上路,看到一个村夫,扛着钓竿拧着一条红鲤鱼正从上游走来。书生看到鲤鱼心想:我要进京赶考,如果考中便如鲤鱼跃龙门,从此扶摇直上。但今天看到鲤鱼上钩,即将成为腹中之食,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书生叫住村夫,花钱将红鲤鱼买下。买下鲤鱼天色已晚,书生便前往凌云县城外的水源寺中寄宿。水源寺建在水源洞内,洞内有清泉泊泊而出,书生感到此地十分有灵气,便将红鲤鱼在水源洞中放生。
  晚上,书生正秉烛用功,忽然听到房门外传来脚步声,书生以为是主持前来夜谈,打开房门后却空无一物。书生正在纳闷,回到书桌前却发现笔架上多了一支笔,连忙拿下来仔细端详,只见笔上刻着十分精巧细致的图案,图案上画的正是鲤鱼跃龙门,这真是个好兆头,书生十分高兴,将笔收好即刻上床歇息了。第二天告辞了主持书生便继续踏上赶考的旅途。
  各位看官一定猜到了,那条红鲤鱼便是得道的仙子,那支笔就是红鲤鱼赠送给书生答谢之礼。她本想现身与书生相认,但此时书生全心全意都在科举上,所以她打算在书生考中回乡后与书生再相会。可谁知一去半年,却不见书生返乡。红鲤鱼每日翘首期盼,终于盼到书生返乡路过凌云。此时书生已高中进士,一路香轿宝马好不得意。按规矩,身为进士路过凌云的泗城文庙需进庙朝拜。红鲤鱼便躲在文庙的泮池内等待书生。
  一路仪仗来到文庙,书生再下马石前下了马,红鲤鱼看到书生神采飞扬气宇轩昂,十分开心。可谁知书生下了马后,转过身去从轿上迎下一位娇娘,此时红鲤鱼才知道书生高中后在京城早已成亲,这次便是带着娘子回乡探亲来的。看着书生夫妻携手前往殿内祭拜,红鲤鱼伤心欲绝,躲如池底不敢让书生看见自己。过了不知道多久,红鲤鱼再浮上水面,书生与娘子早已离去,红鲤鱼失落万分,从此便躲在泗城文庙泮池里。不过红鲤鱼还盼望着什么时候书生故地重游,所以她不时地浮出水面,想看看是否能看到当年的书生经过。而凌云当地也开始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考生只要有缘在泗城文庙泮池里看到一条红鲤鱼,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第一个故事说完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大家就当是楼主给大家讲个故事热热身,不过后面我要讲的这两个事情就都是本人亲身经历的。一个是大二那年暑假回家正好碰到泗城文庙修缮,与负责木工的一个老师傅闲聊听来的。还有一个则是听凌云高中的一个学弟说的,都是发生在泗城文庙,后面这个还跟当年的出自凌云的广西高考状元有关。不过楼主今天比较忙,后面的两个真实的故事稍后再做分解。各位敬请期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5-6 14:46 , Processed in 0.0252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