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回收站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达人馆 shopping秀 顶级企业智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大精要 ...
查看: 210|回复: 0
go

顶级企业智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大精要 [!copy_link!]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7 12:1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有一本叫《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书迅速蹿红,创下两天卖出一万本的畅销书纪录。与以往将孙子兵法简单归类成厚黑学不同,华杉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厘清了现代人对《孙子兵法》的误读。笔者仔细统计了下,这些战例基本上都可以呈现出九个特点,这九大特点同时也是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

一、一战而定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中绝大部分的经典战例都是决定性战役,如前秦淝水之战、李世民虎牢关之战、邓艾灭蜀、长平之战、韩信背水之战和井陉之战都是一仗打完大局已定。
华杉认为,孙子的原意是反对百战百胜的,“胜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百战百胜往往意味着一百场战争未能解决问题,徒徒消耗兵力和资源。”
二、忍耐和等待

如何追求一战而定呢,就需要长期的忍耐和等待,以及长期的准备。李牧数年不出战,天天忙着练兵,等其松懈,一举发动决战,一战换取十几年边境安宁。王翦率六十万秦兵入楚,耗了一年,闭门不出,楚兵熬不住,露出破绽,他就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反例则是哥舒翰潼关一战,哥舒翰死守,唐玄宗急于平叛,下死命令让哥舒翰出战,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华杉:“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就像那句常说的话:不作死,就不会死。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
三、以强胜弱,而非以弱胜强
华杉一开篇就写到,《孙子兵法》的核心价值观是实力计算,而不是奇谋巧计,所以《孙子兵法》追求的是以强胜弱,而不会去赌以弱胜强的小概率事件。王翦灭楚前,坚持向秦王讨要六十万兵力才肯出战;长平之战,为吃掉赵军四十万,秦国发动当地十五岁男子全部参军,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反例则是率五千步卒直捣王庭,结果被十万骑包围,兵败投降。
华杉认为,史书所载的多是以少胜多的小概率事件,真正绝大多数,是以多胜少,反而无人记载。实际上,真正会打仗的将领,永远让我方占据优势的将领。
四、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这就是《孙子兵法》的名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东汉寇恂讨伐高峻,直接杀了敌方军师,高峻不战而降,是“上兵伐谋”;张仪使诈破坏齐楚联盟,是“其次伐交”;都是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战果。“其下攻城”最糟糕的情况,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盱眙,攻了一个月,士兵尸体堆到城墙那么高,只得饮恨解围而去。
所以攻城是非常惨烈的,是下策的下策。“行动必有代价,战争代价极大,所以不能光想着打赢,要算账,值不值得。”
五、胜在准备,先胜后战
华杉认为,“先胜”思想同样也是《孙子兵法》的根本价值观。“先胜后战”,意味着“不胜不战”、王翦灭楚、李世民虎牢关破窦建德都是“不胜不战”的经典战例;相反的例子,同样比比皆是,刘邦大军在白登被包围,唐玄宗执意让哥舒翰出关,赵王换赵括出战秦军,都是“不胜而战”,结果基本上都是毁灭性的。
华杉认为:“要有这个认识:一辈子‘不作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作为’的结果可能是死。”
六、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这句话最为人熟悉,也最为人误解,那“奇”字,念jī,不念qí,是奇数偶数的奇,又称余奇,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备队,就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
最典型的战例是千古经典——韩信的“背水一战”。韩信打赢此战,关键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背水一战”,秘密在于韩信始终有正兵有奇兵(预备队),赵军始终有正无奇,而且在全过程,韩信的正奇共转换三次,随时在变,彼此相用,循环无穷。
华杉说:“人们老相信奇袭得胜,以少胜多,还是侥幸心理,老想使巧劲。孙子告诉你,兵法没有侥幸,弄巧必成拙,必须要按军事规律,按兵法套路来。”
七、诡道不重要,专注基本面
《孙子兵法》中讲了十二条诡道,华杉认为,诡道的作用,总而言之就是利用对方弱点,引诱对方犯错,最后等待对方犯错。
刘邦中冒顿单于之计、关羽中陆逊之计,都是被抓住弱点,自己犯错。
那么如果对方不犯错呢?那就继续等待,不要出战。所以华杉认为:“诡道不重要,专注基本面。”
八、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
华杉说:“自己不失误,别人就对你无可奈何,千方百计去知彼,可能还正着了别人的诡道。”
著名的淝水之战中,前秦皇帝苻坚没听王猛的话,不知道内部的鲜卑、羌虏才是真正的隐患,率百万大军南征,结果稍一失利,全军崩溃,迅速哗变,自己也死于羌族姚苌之手。
《孙子兵法》,讲来讲去,都是练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强了,再等待胜机出现,等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后战,一战而定。
九、《孙子兵法》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最高的智慧在于接受失败
《孙子兵法》说:“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意思就是:“打不过就跑”。华杉说:“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
一个伟大的案例,大家都知道,因为一跑就跑了二万五千里,跑掉了,而且取得了最后胜利,就是红军长征。
不肯认输,勉强出战,结果再也翻不了身的战例则比比皆是。
该认输得认输,而且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接受失败呢?
华杉最后总结说:
“在你真正去学《孙子兵法》之前,你可能以为那是一部胜战秘笈。它当然也是,胜战秘笈,全在这里,不过如此。但是,如果你在这兵法中,学会了接受失败,你才真正进入了智慧之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5-4 04:25 , Processed in 0.0279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