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回收站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美人经 美妆学院 肌肤遇上寒冬 采莹保湿洁面乳护驾
查看: 296|回复: 6
go

[护肤系] 肌肤遇上寒冬 采莹保湿洁面乳护驾 [!copy_link!]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6 16:18: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季肌肤非常干燥,MM们发现用完洁面乳肌肤会更加干燥, 因此就只用清水随意洗一下。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其实我们关键要选对洁面乳,这时候我们应该选用采莹植物系的洁面乳,清洁的时候植物因子源源不断为肌肤注入水分子。跟着护肤达人来学习选择洁面乳,冬天洗脸再也不用担心肌肤缺水了。

采莹植翠水滢洁面乳   100g
泡沫丰富细腻,安全温和,萃取天然植物保湿成分,洁面的同时补充脸部肌肤所需水分,更能调节肌肤的水油平衡,使用后肌肤水润透亮不紧绷,令肌肤水嫩润泽。
使用方法:
取适量于掌心,加水揉出泡沫,在脸部轻轻打圈按摩,用清水洗净。
特点:        植物清洁因子可生成超细的泡沫,彻底清除油脂污秽,且不带走肌肤原有水分,赋予肌肤洁净、清新的感觉。
成分作用:
库拉索芦荟
舒缓肌肤泛红不适与痘印,深层修护,促进伤口愈合,为肌肤补充大量水分及营养。
生物糖胶
多功能皮肤保护剂,在皮肤表面形成强有力的3D补水保护膜,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保湿之王”。超强的天然补水保湿功效,帮助肌肤修护干燥症状同时能够锁紧更多水分,形成超强锁水保湿膜!
使用后对皮肤的帮助:
1、温和洁净面部污垢,柔软角质,用后油脂分泌减少,毛孔变得细致,肌肤水润有弹性,没有紧绷感。
2、蕴含天然植物保湿精华,注入鲜活的植物保湿能量,从而在洗后保持肌肤水份,独有缓和皱纹、光滑肌肤、并减轻疲惫痕迹的作用。

无泡沫洁面乳
皮肤状况:肌肤干燥
干燥且敏感的肌肤不能使用清洁力过强的洁面产品,选择水溶性无泡型洁面乳的性质温和,最适合这类肌肤使用。然而针对“低发泡性更温和”的说法,皮肤专家解释说,导致皮肤敏感的关键,其实并非泡沫,而是所使用的发泡剂种类及皮肤自身的耐受性。
提示:除了无泡沫型的洁面乳,凡在使用有泡沫洁面乳前,必须用掌心揉搓出泡沫后才用来清洁面部,否则清洁效果会大打折扣。
卸妆油+温和洁面
皮肤状况:画了浓妆时
护肤专家认为,正确的清洁方法是,能够有效地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更为深层的死皮细胞,疏通毛孔,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进而改善皮肤暗哑、粗糙等状况。
画了浓妆的肌肤,单靠洁面乳是远远不够的,最好是用卸妆油,而不是卸妆液。挑选卸妆油时,油性肌肤可以选择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和人工合成酯,清洁力强,在卸妆的同时,可以一起洗去分泌的多余油脂;如今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是以植物油为重要成分的卸妆油,它安全、无刺激性,而且任何肌肤类型都可以使用。
卸妆之后,再使用温和的洁面乳,完成“二次清洁”,将之前的卸妆油和残留在肌肤表面的彩妆一并洗去。
提示:先用热水将脸打湿,使毛孔张开,以便卸妆油深入毛孔清洁。然后,用干毛巾将水吸干,因为卸妆油遇水乳化,会丧失清洁功能。第三,使用卸妆油后,不宜多按摩,1分钟之后就用温水洗净。

洁面皂或洁面摩斯
皮肤状况:疲惫不堪时
喜欢“速战速决”的人最适合用洁面皂和洁面摩丝,因为它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其实肥皂的清洁能力在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不过大部分人在用过一块粗糙的碱性肥皂之后,会有皮肤紧绷,甚至微微发痛的感觉,也洗去了皮肤维持天然平衡所需的油脂。
为此,“无皂基”和“弱酸性”两大概念被提出,所以在选择洁面皂和洁面摩丝时应该特别注意说明上是否标明这两个词,不然长时间使用偏碱性(PH值约为8)的清洁品,容易产生各种皮肤状况,引起或加剧干燥。
提示:洁面皂中,有时候会被加入所谓的“营养品”,比如动植物油脂、矿物油、维生素或保湿剂,虽然听上去减少了洁面皂的刺激,但同时也可能使得肌肤加重负担,得不到有效清洁。
去角质层+深层清洁面膜
皮肤状况:周期护理时
每周2到3次去角质与深层清洁面膜,可以避免油脂堆积并排出老废角质,帮助肌肤更好地新陈代谢,保持自然、健康的状态。
提示:去角质与深层清洁面膜不可经常使用,油性和混合性肌肤每周使用1—2次,干性肌肤每周1次就足够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2#
发表于 2016-1-6 18:20:0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7-22 07:33 , Processed in 0.0266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