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
收藏本版 |订阅 | 回收站
搜索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美人经 美妆学院 【发膜修护单品X个人亲测】没有*光环*的头发没未来啊! ...
查看: 1912|回复: 8
go

[美发系] 【发膜修护单品X个人亲测】没有*光环*的头发没未来啊! [!copy_link!]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8 12:3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知道,一头秀发,总能够吸引大家的目光~

    但是说得再多都没用,第一眼印象的“秀发光环”才是衡量的大指标啊!

    不只男生是视觉动物,我们女生也得是外貌协会滴~~

    看得见的漂亮,比用说的实际多了。

---*---*---------------------我是华丽丽滴分割线----------------------*---*-

    话说我自小受【爱发控】老妈的影响,多年来耳濡目染各种护发大招

    像《女人我最大》那些节目都是我常看的。

    现在不敢自吹,但也能大声说句,本可是内行的护发达人。

    (*^__^*)

    SO,今天的核心,就是LZ我为了护发而做的深度发膜单品盲测!!!

   先科普一个:好发膜的衡量标准有灰常多。可是各位还是可以着重看这3大实用指标:

    【清爽度】+【吸收度】+【修复光泽度】

    现在已经是秋冬换季,干枯、毛躁、静电都是大问题,发膜正是解决的好用品~头发补品就是它了啊!话不多说,直接开测!GO


    第一测:【发膜膏体+气味】

    【私家Tips】像我这种略挑剔的人来讲,产品的质地、味道等这些细节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是用到自己头发上的啊~~好的发膜,应该使用便捷,质地细腻,揉开水润滋养,气息清淡不刺鼻哦

    个人考虑三点:质地是否细腻,手感是否润滑,气味是否舒适~~

    以经验+体验,挑了3款口碑单品认真对比一下。才发现和单独使用感觉大不同。



    1号综合评分:5分

    粉黄色发膜质地细腻水润,易于涂抹。香味不浓郁,闻起来清淡怡人。



    2号综合评分:4.5分

    膏体质地比较厚重,不够细腻,呈淡米色,摸上去手感还行,气味好闻。



    3号综合评分:4分

    发膜质地柔滑,浓稠适中,易于涂抹,但香气添加感较浓。

    【第一测综合评价】1、2号佳丽胜~~~手感固然重要,气味体验不能忽视!

     为免本我要多拍那么多照片~低分者出局

    所以,接下来是2款产品的重点PK测评喔!

    第二测:【温和PH度】

    【私家Tips】正常头发呈弱酸性(所谓HP5.5-6最为合宜),过酸的产品长期使用,不利于维持秀发的健康状态~会导致毛鳞片长期闭上哦~



    1号温和度评分:5分。

    ph值在5—6之间,性质温和,是比较接近头发正常酸碱度,修复速度会比较快。

    2号温和度评分:5分。

    ph值也接近6,性质十分温和,正常酸碱度,和水一样,才是让人在健康状态。


    【第二测综合评价】1、2号打成平手~~~温和PH值,健康修护的标准哦!

    第三测:【清爽度】

    【私家Tips】秋冬干燥季节,头发状态自然变得很干枯,静电也由此而生。

    此时大家很自然都会使用滋润类的发膜。但却也会担心油腻的问题(尤其油性头发的亲们)所以,发膜的清爽性很重要哦!!

    这是发膜在吸油纸上放了15分钟后的效果~

    油迹越多,自然就行清爽性越低喔



    1号清爽度评分:5分。

    吸油纸涂开处也无油迹,清爽性很赞哦,不仅适合干性发质,油性发质也OK。



    2号清爽度评分:4分。

    吸油纸上晕染出一圈油迹,十分滋养,干性发质MM可以考虑,油性的就忧桑点。

    【第三测综合评价】1号相较2号略胜一筹~~~清爽性能佳,适合各种发质哦~

    第四测:【吸收速度】

    【私家Tips】在家敷发膜就那么10来分钟到半小时之间~~吸收是否良好,很是重要

    毕竟时间就是金钱,我花时间敷了,得有看得见的闪亮效果啊!!

    这部分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仪器对比,

    最直观的,莫过于养护后,你的头发是否有【光环】


    也就是我们说到的,很多漂亮MM头发都是有明显的一圈光泽亮度环~~

    像下面这种~~~这个是张辛苑~~头发那个漂亮啊!!

    头发上的光环亮泽,是我和闺蜜一直追求的气质目标啊~>_<



    回归正题~~~这个直观的效果,最好的方式还是真人实测

    嘻嘻不错这回用上我姐妹受损的头发啦~~这样才能看出对比啊

    这是涂抹前受伤的毛躁



    现在发膜涂起~~~



    将发膜在头发上慢慢按摩涂抹,直到涂抹均匀观察发膜吸收程度

    >>吸收越快越均衡,越快恢复柔滑,说明发膜的滋养速度也越快哦!





    1号吸收速度评分:5分

    发膜很快便能被头发吸收了,头发也变得顺滑了,而且头皮有比较温暖的热感,像做Spa按摩一样,很舒爽滴说~






    2号吸收速度评分:4.5分

    吸收速度还算理想,但是停留的湿腻感还是有少许,比较适合多敷10分钟以上

    【第四测综合评价】还是1号略胜一筹哦~~~吸收速度快,营养成分迅速吸收~



    第五测:【修复光泽度】

    【私家Tips】健康的秀发因毛鳞片整齐排列,内部的蛋白质和水分充足,会散发出自然的亮丽光泽。而因受损的头发,干枯毛糙,自然不会亮起头发光泽度~所以一定没有捉眼球的发际光环!



    1号光泽度(左图)评分:5分

    光泽度提升十分明显,光环效果闪亮!!!

    秀发变得柔滑水润,能体会到发丝的丝滑润美触感哦,大赞啊~

    2号光泽度评分(右图):3.5分

    秀发色泽有所改善,但光泽度提升一般,手感偏干且不够顺滑,效果不是很理想的说

    【第五测综合评价】1号完胜2号~~~光泽提升,触感更丝滑~

---*---*---------------------我是华丽丽滴分割线----------------------*---*-

    盲测结束,经5大方面的实力评比, 1号毋庸置疑成为华丽丽的冠军!!

    !!!!>_<!!!!

    真相大揭秘吧,1号究竟是什么品牌的发膜呢?

    哈,鼓掌,撒花~

    1号是迪彩热能发膜。话说迪彩的发膜类产品一向是口碑极高的~



    简单说说这个热能发膜~~~~本觉得很好的一点是,它用的是创新古方热蒸理念,用精油组合配方。所以味道感觉会比别家的要自然。

    而精油配方对于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也是比较有效的,如同我们做香薰的道理一样~



    按摩起来还会生热哦,所以叫做热能发膜~~这是因为它的焕活配方,生姜油(生姜这个古方,对于促进循环和激活是非常好的)所以,热能效应也不可小看~~

    【生姜油,杏仁油】等精油组方,都是能迅速与头皮环境形成互补的

    能快速被头皮吸收,为头皮提供顶级的护理哦~俺很是喜欢!



    秋冬的护发神器^_^,迪彩热能发膜

    这次盲测成效还不错~~(要知道我闺蜜现在在旁边偷着乐!她头发都闪耀了)

    不过啰嗦一句,再好的护理产品也要坚持使用才看得到持久效果滴!!

---*---*---------------------我是华丽丽滴分割线----------------------*---*-

    以下为闺蜜使用后的效果,上图以兹证明~~

    ~这是我们盲测后欢快地泡咖啡馆去了 哈哈



    光环啊!!看到有木有~~美女炼成法可不是盖的,伦家我测了那么详细

    JMS也要努力使用走起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鲜花鲜花 鸡蛋鸡蛋
2#
发表于 2013-10-28 15:25:45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看产品的具体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0-29 08:29:15 | 只看该作者
先选好专业品牌,然后再根据自己需要的营养种类来决定购买哪款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0-29 08:57:03 | 只看该作者
特别是专业的大品牌产品,会特别详细地标示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30 08:27:04 | 只看该作者
好多东西看不出来,说了也没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30 08:33:03 | 只看该作者
只有自己试过了,用了才会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31 16:28:14 | 只看该作者
发质比较粗又如何选择发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31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粗的发质如果经过多次染、烫后受损,会变得色泽干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31 16:54:49 | 只看该作者
发质干粗的就像稻草一样,这种情况就要选择发膜上标有“滋润”或者“深层”字样的发膜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嘉人网

GMT+8, 2025-7-7 02:09 , Processed in 0.0313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