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热了半年之后,华为终于发布了企业云服务。但不知道对产品信心不足还是别的因素,对于产品的宣传并不多,反而重心放在表态层面。由于当前客户量并不大,业内也未有大范围讨论,种种迹象给外界看来,仿佛一位安静的美男子。
笔者仔细搜寻了关于华为云产品的内容,找到了业内知名分析师Join Wings曾发布的一个横向测评《小白看云计算》,那个测评中华为云戏份并不多,多数时候都是陪太子读书式的露脸。但至少是与阿里云、金山云、腾讯云等一干悍将的同台演艺,对于希望了解华为云实力的人而言,不失为参考。
《小白看云计算》首先给性能和稳定性下了个定义:性能 = 性能 (第1天的成绩) + 稳定性 (后面364天的成绩),目前行业里不少测试都是“盲目”下载一些所谓的测试程序,然后去各家虚拟机上跑个分,然后就下了定论(纯看CPU、内存、磁盘I/O分数高低),其实不然,实际使用情况并非如此。
参加测试的厂商大致有:AWS、Azure、阿里云、金山云、腾讯云、华为云和Ucloud等。接下去直接出结论。
一、 常见场景下 5个华为云相当于一个金山云
先来看看云主机实际应用性能,首先是最为常用的云主机搭载MySQL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金山云和阿里云表现差不多,而UCloud要比金山云和阿里云差20%,华为云落后较多,跑分差不多只有阿里云和金山云的1/5。
在这种实际应用场景下,是一个综合考量,CPU、内存、磁盘I/O都会结合应用,数据库的实际使用如果大量走I/O的话一定是code有问题了,通常很多热数据都是在内存里的,所以与I/O的关系不是最大。
如上图所示,金山、UCloud、阿里云基本旗鼓相当,青云和华为云落后高达40%左右,其背后的原因同上。
二、稳定性 华为云差第一集团N个自己
除了性能之外,稳定性也是反映云服务商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Join Wings的测试方式是,在各家服务器上跑了7天,用sysbench和ubench分别给出了稳定性的成绩。为何采用这种测试方式,Join Wings是这么解释的:有些厂商会因为时间段的关系出现周期性的大幅差异(抖动),有些厂商即使在长期看似平稳,但每时每刻的抖动幅度却很大,能不能接受这类抖动真的见仁见智了。
而在稳定性的值上,Join Wings采用的是统计学上常用的Correlation值。一起来看看这些能反映云计算真实稳定性的图吧:
此时华为云的表现还不错,居然跑在Azure前面了。
但在多核情况下,华为云的稳定性出现问题,已经处于这一系列同行的末尾。
此时的华为云感觉是破罐子破摔,什么都不在乎了……
从图中可以发现,各大厂商在CPU和内存性能这一块的表现非常接近,相差不到10%。华为云在单核CPU上表现不俗,但到了多核场景下就差点跌出排名之外。
在稳定性上,各商家差别就比较明显了,AWS、Azure和阿里云同属一个阵营(都是A打头了,是不是巧合!?)可以说极为稳定。再反观华为云、UCloud、青云等,抖动皆在A字头的5-8倍以上(CPU和内存稳定性),而磁盘I/O方面,这些厂商的抖动基本在A字头的3-17倍以上。华为云、Ucloud和青云在内存稳定性上均大幅落后对手。
可以发现,三A(AWS、Azure、Aliyun)在第一集团,其余的厂商在第二集团,而且差距相当明显。
三、 隐患:客户群体单一带来“弹性”不足
有意思的是,在测试时有个规律,华为云、UCloud这几家的测试结果有相当的时间规律性,即基本每天晚上6PM-8PM、10PM-12PM之间,会有性能大幅跌落。分析后认为,每天晚上这两个时间段分别是下班在地铁上玩手机的时间、以及晚上躺床上玩手机的时间,用户量会暴增,但其它几家厂商就没有出现如此的时间性下跌。这体现出这几家云计算服务商的客户群体较为集中和单一,使得没有足够的对冲互补能力。这也影响到弹性能力问题。
虽然华为云背靠华为强大的实力正式杀入云计算市场,但只靠爹也不行,打铁还需自身硬。按照目前的水平来看,华为云要追赶3A集团和金山云JoinWingsJoinWing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不是一天两天打下来的,技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突破的。硬件水平大家都差不多,唯有软件才能拉开差距,这也是各云计算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这篇评测以及其他的近期的观察来看,华为云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这与沉寂5年后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的决心不相符,如果想要在激烈竞争的云市场中脱颖而出,华为还得拿出狼性来。
欢迎光临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http://47.95.1.47/)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