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标题:
重庆三峡博物馆:来看看抗战的秘密武器
[打印本页]
作者:
jcjgs
时间:
2014-9-27 19:43
标题:
重庆三峡博物馆:来看看抗战的秘密武器
王安娜(王炳南夫人)的民国政府防空洞出入证。
“对空猎手”—高射机是重庆空战防止日军低空的秘密武器。
(本栏图片均由记者熊明摄)
抗战时期进防空洞躲避“大轰炸”还需要凭借“通行证”?抵御敌机低空的“对空猎手”长啥样?抗战军人当时寄回的家书里又写了什么?这些谜团,都将在三峡博物馆9月重新开展的“抗战岁月”展里揭晓。
8月25日,本报记者提前来到关闭打造近1年,并刚刚完成布展的抗战岁月厅进行打探。此展厅重新打造了“战时首都”、“统战舞台”、“东方堡垒”、“不屈之城”、“胜利之城”五大展区。在全新的展线规划中,即将亮相的300余件抗战文物中,有不少是首次在公众面前揭开“面纱”,其背后更是掩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抗战“二三事”。
1、“对空猎手”曾是牵制 低空日机的秘密武器
抗战时期,“大轰炸”是令重庆人民夜不能寐的噩梦。面对一次次恐怖的空中突袭,除了躲进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外,重庆方面还组建空军部队阻击敌机的侵袭。其中,有一件“秘密武器”担负起射击低空飞行的敌机的重任—高射机。
在库房中,记者就看到了这样一架即将亮相的高射机“真容”。这个被三脚架支立的“大家伙”,高近1.4米,长约1.7米,黑色的钢质外壳透着一股历史的沧桑感。有趣的是,通过摆弄、旋转其12.7毫米口径的杆子,高射机还能形成近80度的最大仰角,“虽然部分原来的构件已被卸载、改装,但装上它还能射击。”三峡博物馆研究员李金荣说。
据考证,这把高射机是由重庆国民政府21兵工署制造。李金荣告诉记者,其制作技艺是按照前苏联重机的图纸仿制而成,可用来射击800米高度以内的低空飞机,在1500米的斜距离内可射击空降兵。当时的高射机士兵想要“驾驭”它,必须两个人配合完成。一人负责弹仓的补给,另一人则控制瞄准射击。“这家伙理论射速是每分钟560至600发,战斗射速通常为80发,其后座力十足,连续射击,能把人震得往后弹。”
高射机部队曾遍布南岸区的黄山、渝中区的虎头岩以及广阳坝机场等六个防空阵地。
欢迎光临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http://47.95.1.47/)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