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标题: 空调遥控器坏了,如果荣耀6有红外遥控功能必须买一个 [打印本页]

作者: 龙的传人813    时间: 2014-6-12 17:35
标题: 空调遥控器坏了,如果荣耀6有红外遥控功能必须买一个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去年今日,华为曾出过一款名为荣耀3outdoor 的三防手机。而这款手机也正是小弟我入手的第一款华为手机,不为别的,看重的就是荣耀3的万能遥控功能。


当年的荣耀3outdoor宣传图
这年头,大家买手机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人买个手机为的是耍帅,装酷(苹果、三星一族,你懂的);有些人买个手机为的是体现生活品质,装文艺(oppo,一加,锤子之流);有些人买手机为的是实用,耐用,少花钱,多干事(中华酷联)。
小弟我就是属于实用流的手机用户。现在手上还用着华为去年出的荣耀3outdoor,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发现曾经的老伙伴已经越来越经不起这个时代的考验了。去年一个手机APP也就10MB的样子,今年你再看看,随随便便一个小APP都有30MB,再加上我这荣耀3 outdoorcpu又是传说中的“万年海思K3V2”,实在是经不起折腾,现在简直能卡爆。
还好,在我正打算放弃这部荣耀3的时候,荣耀6的传说来了。全新的海思8kirin920处理器,中国第一款自产的8CPU。在度过黑暗的K3V2时代之后,华为终于开始发光了。听说全新的海思8核将会使用在荣耀6上,而也正因为使用这款CPU,荣耀6将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快的4G手机。好像是因为kirin920支持最新最快的cat6 4G技术,而这个技术目前是全球领先的,高通都还没有,所以荣耀6被推崇为现在最快的4G手机(想想,华为本来就是弄通信的,有些别人没有的技术,也属正常)
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最关心的是荣耀6会不会延续荣耀系列旗舰的传统,依然三防,依然具有红外线遥控功能。和荣耀3相比,荣耀6如果采用kirin920芯片,那么之前的CPU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从网上曝光的40000+的跑分来看,荣耀6的影音娱乐性能肯定是超级强悍的。但是手机性能强悍是一方面,实用和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回想一下我手上的荣耀3,去年冬天三次掉到洗脚盆里,拿出来,水一擦,继续用;家里之前大大小小的各种遥控器N多个,但自从用了荣耀3,一个手机就解决了,而且没事的时候还能用手机来做个恶作剧什么的(突然给人开个电视,开个空调,开个灯,你懂的)。很难想象,1000多块的手机能够做到这么实用。所以虽然荣耀3cpu很差,我也一直没舍得换它。
新版的荣耀6到底会不会延续这些荣耀3的优良传统呢,现在还不知晓。但是希望能够继续延续吧,毕竟那才是适合生活的功能。


百度百科的荣耀6真机图,比荣耀3好看很多!





作者: 叫我王小贱    时间: 2014-6-12 17:42
我是最喜欢华为的机子是,这个很实用的
作者: 天紫心尘    时间: 2014-6-12 17:45
看华为的创意和实力, 性能, 品质 , 就知道这个荣耀6了
作者: 主妹仙仙公    时间: 2014-6-12 17:49
这个最新机子的火爆程度真是厉害,一定能秒杀市场上的大部分机型。
作者: 我养了一只小白    时间: 2014-6-12 17:55
我喜欢华为的作风荣耀6,海思8核一定是集所有的精华的
作者: 刹那间已永恒    时间: 2014-6-12 17:58
看这个图片金属质感非常好,后壳的弧线 那叫一个完美额
作者: 娃娃有心的洋    时间: 2014-6-12 18:02
小伙伴们你们就等着用好机子吧
作者: 娘恁小    时间: 2014-6-12 18:07
我们华为能力 不是盖的 荣耀3和荣耀6结婚吧,这才是最好的一对的,呵呵
作者: 鱼尾的爱    时间: 2014-6-12 18:12
华为的手机设计的理念就是好,看看这个超薄的,拿在手中好爽的
作者: 思思颜麝    时间: 2014-6-12 18:16
给力啊,看这个介绍的就已经被它的光芒摄取了
作者: 寻梦履人    时间: 2014-6-12 18:20
我也好期待啊,不管是什么都是最好的
作者: 量子幽蓝    时间: 2014-6-12 18:25
荣耀3啊吧我给折腾的怕了,这个荣耀6希望给我最好的补偿的,嘿嘿
作者: 天鹅还是鸭子的    时间: 2014-6-12 18:29
听说荣耀6用的是这个全球最新最快的cat6 4G技术,要是这样那叫一个牛逼啊
作者: 鱼美人    时间: 2014-6-12 18:34
拭目以待,这个华为的最新力作荣耀6
作者: 且听清风细雨    时间: 2014-6-12 18:38
最好的扑捉时代的气息,荣耀6被推崇为现在最快的4G手机




欢迎光临 嘉人美妆精英学院 (http://47.95.1.47/) Powered by Discuz! X3.2